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用【优秀范文】

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用【优秀范文】

时间:2022-06-29 11:00:05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用【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用【优秀范文】

 

 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采用

 抽象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采用本质上与产品质量因素有关,如安全性、性能和兼容性;然而,产品质量标准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和展望理论,从标准信息行为框架的角度,区分声称的质量属性、内在质量属性、测得的质量属性和感知的质量属性,并利用系统动力学(SD)仿真建立概念模型,探索技术标准对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意愿的异质性影响。基于理论模型和仿真,我们试图解释三种不同标准的异质效应:安全性,性能和兼容性。我们发现,安全标准通过市场准入机制影响采用,风险标准的感知性能对客户的感知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兼容性标准影响消费者感知的网络价值。感知到的风险、感知的质量和感知的网络价值会影响消费者的采用意愿和行为。该研究有助于创新扩散和消费者采用行为理论,并为电动汽车活动标准化,创新扩散和营销产品信息提供见解。

 关键字:

 消费者采用; 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 系统动力学; 创新传播 1. 引言 中国一直是最大的电动汽车(EV)市场,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如图 1 所示,自 2016 年以来,累计销售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和市场渗透率上升。然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例如,电池火灾引发了与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标准严格相关的信任问题。此外,电动汽车的性能,如电池寿命,充电时间和电池续航里程,是影响消费者采用行为的重要因素。性能声明根据相关的性能标准(如果存在)进行。消费者还关注电动汽车是否与公共充电站兼容,这是减少续航里程焦虑的重要因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性能和兼容性属性是消费者采用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因素[1]。

 图 图 1.中国电动汽车累计销量,数据来源:MarkLines 数据库。

 中国已经发布了规范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根据中国汽车标准化全国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公布的趋势图如图 2 所示。这些标准详细说明了详细技术属性的要求和阈值。现有文献[2]总结了影响创新扩散的主要技术标准类型,包括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产品不确定性,避免或纠正错误的选择,并提供兼容性标准,通过产生网络外部性来提高

 通信和交互能力。关于这些标准,由于大多数是 GB/T 标准,这些标准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性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其严格性存在分歧。

 图 图 2.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公布趋势。

 为了将有关电动汽车采用的标准-信息-行为层联系起来——受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采用过程的启发:意识、说服、决策、实施和延续[3]——我们将创新扩散模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产品信息扩散和产品采用。潜在的采用者开始了解产品信息,包括安全性,性能和与充电站的兼容性。产品信息和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与说服过程有关。然后,消费者在决策阶段将感知价值与采用阈值进行比较。

 基于概念关系,我们利用 Forrester 教授[4]发起的系统动力学软件扩展了我们的分析,以了解复杂的因素和影响机制;仿真方法试图识别三类技术标准对产品信息、感知风险、感知质量、感知网络价值、采用意愿和行为的异构效应。

 与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宏观层面的统计分析不同,我们在更微观的层面上研究了技术标准与消费者采用的关系。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消费者采用通过消费者信任度、产品信息、感知风险、感知质量、感知网络价值、采用意愿、采用阈值和采用行为等几个因素间接受到技术标准的影响。此外,还引入了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信任,以反映消费者对声称的产品信息的怀疑。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使用 SD 模型和模拟的定量分析详细探讨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参考于未来在类似领域的研究。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决策者可以确定提高电动汽车质量的三个主要方向:安全性,性能和兼容性;这三个方向是提高消费者采用率的关键因素。其次,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产品信息应以可靠的产品信息为基础,并针对严格的测试标准。消费者的采用和推荐行为也是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对产品信息的信任的重要体现。

 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 第 2 部分回顾了与我们研究相关的背景理论和文献。

 第 3 部分介绍了概念关系,然后是 第 4 部分中的系统动力学 (SD)

 建模。在第 5 部分中,我们通过灵敏度测试扩展了模型。最后,在第 6 节中,提出了主要结论,管理和政策影响,并附有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与理论背景 技术标准与创新的传播 / 引进

 技术标准已在既往研究中分类和总结[2,5]。技术标准可分为产品要素标准和非产品标准。根据功能,产品元素标准[6]可以进一步分类为信息,质量/可靠性,兼容性和界面,或品种减少标准。质量/可靠性标准也称为最低质量/安全标准。为了更具体地与电动汽车相关,我们专注于产品安全,性能和兼容性标准。安全标准大多采用从国家强制性法规和/或技术壁垒进入市场,如电动汽车需要符合电池安全测试要求(如短路测试、过充电测试等)进入市场。性能标准基于质量和可靠性属性,例如电池

 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兼容性标准旨在确保互操作性和接口通信,例如公共充电站兼容性和用于电池更换的可互换电池配置。表 表 1 总结了标准的作用。

 表 表 1.技术标准不同功能与创新扩散相关的作用,基于文献[2]。

 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引进

 创新扩散可以定义为创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某些扩散通道的分布[10]。创新扩散理论旨在解释新思想,技术和产品的采用。Bass 推出了一种整合内外部渠道的模式,包括大众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互动。消费者采用决策基于对产品信息的认识[11]。意识,说服,决策,实施和延续是消费者采用的五个阶段。在意识和说服过程中,产品信息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产品的采用处于后三个阶段。

 在影响电动汽车采用的因素中,技术和充电设备因素,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充电基础设施,会影响消费者对充电的感知[12]。采用率取决于客户的感知价值[13],感知效用[14],感知质量[15],消费者信任度[16]和感知风险[16]。Kirmani 将感知质量定义为基于产品信息的消费者判断参考[17]。感知质量是对产品性能和功能的整体评估。感知风险是消费者对产品不确定性的担忧。Goerlandt 等人回顾了与感知风险或风险感知相关的文献,发现消费者信任从根本上与感知风险相关[18]。Simsekoglu 和 Nayum 评估了感知风险,感知属性影响了采用电动汽车的意图[15]。Febransyah 开发了一个分析网络过程(ANP)模型,以分析与采用意愿(购买意向)和感知属性相关的因素的相互联系。该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该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购买意向和消费者采用[19]。Poyyamani Sunddararaj 等人研究了电池充电时间,充电基础设施,每次充电距离等因素如何影响电动汽车的采用及其与电网的互连[20]。其他模型在文献中进行了总结[21],例如理性行动理论(TRA)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我们专注于技术接受模型(TAM)[22],该模型广泛用于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与产品信息和其他因素相对应的最相关因素,但我们也将其扩展到独立因素,例如基于文献的感知风险,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消费者采用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产品信息扩散和产品采用,但标准不包括在以前的研究中。SD 模型可用于模拟采用行为,例如[23,24]。

 2.3. 多属性效用理论( MAUT )等

 为了解决有关多个质量属性的决策,在 EV 采用研究中实施了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结构方程模型(SEM),多项逻辑回归(MNL),潜在类(LC)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hi 等人建立了垂直×垂直质量属性公式来考虑消费者的异质性[25]。Kim 等人[26]使用 SEM 来探索由潜在因素组成的质量属性与消费者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经验数据分析表明,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相当。Ferguson 等人[27]对加拿大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进行了潜在的阶级选择分析。质量属性的计算基于 MNL 的货币成本或收益。

 前景理论与风险规避

 Kahneman 和 Tversky[28,29]提出了前景理论来丰富效用理论;主要贡献包括基于参考点的结果,属性的决策权重和风险厌恶(即,人们对负面结果比阳性结果更敏感)。Hu 等人利用累积前景理论研究了电动汽车驾驶员的充电行为[30]。[31]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 EV 调度研究.基于前景理论,利用采用阈值,根据决策标准和阈值对成本和收益的判断,模拟消费者的采用决策。如果采用意愿高于门槛,消费者将选择采用电动汽车,否则他们将无法采用该产品。

 基于文献综述,我们发现现有论文对不同标准进行了定性定义和分析,而技术标准、产品信息、信息扩散、消费者感知风险、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消费者采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得到整合。他们的关系尚不清楚。此外,我们注意到,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制造商声称的生产信息表示怀疑,例如电池续航里程,在低温下可以显着降低,电池点火和爆炸事故偶尔会引起人们对安全标准是否真正严格的担忧。因此,我们还在研究中引入了消费者信任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

 技术标准、质量属性和消费者采用行为之间的概念关系是什么? (2) 如何区分多个质量属性,它们与标准和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3) 如何定量分析质量属性与消费者采用之间的关系? (4) 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有什么影响? 在以下各节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概念关系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以解决这些问题。

 第 第 3 章 电动车的技术标准与消费者采用行为的构思关系 受文献中的信息行为框架[32]的启发,我们开发了概念框架,如图 3 所示。它是一个标准信息行为框架,用于扩展我们对标准,产品信息和消费者采用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

 图 图 3.标准信息行为框架的图示。

 为了扩展概念关系框架,我们根据第 第 2 节中的背景理论和第 2.3 节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感知质量,感知风险和消费者信任)详细阐述了消费者采用程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图 图 4:首先,制造商和第三方测试电动汽车,然后制造商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声明产品信息,消费者将基于广告渠道等大众媒体了解产品信息;此外,消费者可以与其他消费者交流产品信息。如果电动汽车安全,性能令人满意,并有足够的充电基础,那么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采用电动汽车。收养决定基于超过收养阈值的收养意愿。如果消费者对产品非常满意,他们更愿意向其他消费者推荐电动汽车。

  图 图 4.消费者采用的概念关系图。

 如果所有产品质量属性都达到或超过相应的阈值,则效用表示为加权质量属性的总和;否则,质量属性与相应阈值之间的最小负间隙表示为效用 (U)。

 U={−τ∣∣(−ΔR) β −p,∣∣ΔR<0(ΔR)

 α −p, ΔR≥0

 哪里

 ΔR={最小值 (一个 1 −t 1 ,一个 2 −t 2 ,...一个 n −t n )、 ∃ 一个 我 −t 我 <0∑ ni=1 w 我 γ 我 (一个 我 −t 我 ),∀ 一个 我 −t我 ≥0.

 在公式中,w 我 是每个质量属性的权重,γ 是声明的质量属性的信任系数(例如,如果制造商声称电池续航里程为 400 英里,但消费者认为实际电池续航里程为 329 英里,则信任系数 0.8 表示对声称质量属性的折扣),则 我 是第 i 个属性,t我 是第 i 个阈值(例如,消费者仅采用电池续航里程大于 75 英里的 EV [33])。如果某个属性的较低值更可取,例如充电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将该属性转换为其倒数值。如果相对质量属性为负数,则消费者不会采用 EV。变量 τ 是风险规避系数,α

 和 β 是风险偏好系数。采用阈值用于模拟消费者采用决策机制,该机制基于对决策标准和阈值的成本和收益的判断。如果采用意愿高于门槛,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采用电动汽车;否则他/她将不会采用该产品。

 我们区分了四种质量属性类型:内在质量属性是物理属性,例如实际电池寿命范围;测量的质量属性是在特定标准化条件下测试的属性,因此,由于实验室和现实世界条件之间的差异,可能与实际用户场景不同;声称的质量属性基于制造商的广告和营销;感知质量属性是消费者感知和体验到的,最接近实际使用条件。这四种类型的质量属性可能是相关的,但由于许多原因,它们也可能存在差异。该图如图 5 所示。

 图 图 5.质量属性对消费者采用的影响。

 此外,还解释了标准与质量属性之间的关系:技术标准,包括安全,性能和兼容性标准,是根据测试,标准和对制造商的其他要求建立的。根据这些标准,制造商可以与消费者共享产品的安全性,性能和兼容性信息。这些标准是将内在属性转换为测量属性的基础。感知风险与电动汽车的安全特性高度相关,因此建立了产品安全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电动汽车很容易着火,那么消费者就会认为电动汽车是一种高风险产品。电动汽车应根据相关安全标准进行测试;因此,安全标准成为产品安全信息的基础。EV 性能基于标准化测试。感知质量与产品性能信息有关,例如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其他文献使用附加术语,例如感知有用性,质量特征等。我们根据性能标准定义性能信息,这与我们在本文中讨论的术语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EV 兼容性标准指定接口或格式,例如,是否可以在充电站为 EV 充电。如果消费者发现电动汽车与大多数现有充电站兼容,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充电网络价值很高,这与兼容性信息和兼容性标准相关。感知风险、感知质量和感知网络价值是影响采用意愿的因素,而消费者对标准的信任和营销声明也是采用意愿的因素。产品信息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渠道和口碑渠道传播;后者也受到用户体验的影响。

 4. 系统动力学模型 电动车的消费者引进的 SD 模式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因素影响下采用系统动态随时间的变化。

 SD 流程...

推荐访问:从标准信息行为角度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用 电动汽车 角度 采用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