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完整版】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完整版】

时间:2022-06-24 08:30: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常识【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完整版】

 

 Day15 历史常识 1—古代史先秦时期 1

 【第一部分】古代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部分】社会雏形

  一、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 170 万年,知道用火,群居生活,属于原始人类。

 北京人:距今 70 万年,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群居生活,属于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距今 3 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血缘氏族,属于氏族公社。

 二、早期文化 河姆渡:位于今浙江省,有水稻种植遗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距今约 7000 年)。

 半坡:位于今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小米),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三、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

 3、尧、舜、禹的传说:

 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优秀的传统美德: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

 【 第三部分】夏商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前 16 世纪)

 家天下: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夏的文化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其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命名为“中国龙”。

 夏历:夏朝开始的历法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二、商朝(公元前 16 世纪—前 11 世纪)

 迁都: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后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又称殷商。

 商的文化 青铜器:商代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自此我国历史有文字可考。从甲骨文发展至今日的汉字。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Day16 历史常识 2—古代史先秦时期 2

 【第一部分】西周

 1、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史称西周,采分封制和井田制。

 2、国人暴动:周厉王残暴不仁,国人奋起反抗,周厉王出逃,周公、召公“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二部分】东周

  建立:公元前 771 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继位,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前 476 年)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主要争霸战争 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主要兼并战争 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3、公元前 365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还有: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Day17 历史常识 3—古代史百家争鸣 【第一部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学派:

 【第二部分】春秋战国文化

 1、史书 《春秋》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修

 订。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书。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儒家经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论语》: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3、楚辞:战国屈原所创文体,另有宋玉等代表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刘向收录屈原的作品而成。屈原作品的主要篇目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Day18 历史常识 4—古代史秦朝时期 【第一部分】秦朝的兴起 1、秦统一六国: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二部分】秦朝的灭亡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刘邦项羽起义:公元前 207 年,项羽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的封建社会中的基本政治制度。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但秦朝的封建制度还处于摸索阶段,并不完善,导致秦朝很快就灭亡了。汉朝经过了文景之治的治理,使得封建制度在不断稳固,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得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Day19 历史常识 5—古代史汉朝时期

 【第一部分】兴衰更替

 两汉重要的历史事件:白登之围→诸吕之乱→文景之治→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大一统,张骞出使西域→汉匈战争→王莽新政(西汉亡)→光武中兴→班超再通西域→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汉朝的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2、盛世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推崇黄老之术,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全盛: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财政权集中于中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3、转折 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著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绿林军攻破长安。

 光武中兴:公元 25 年, 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史称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即汉光武帝。

 4、灭亡:汉末农民起义:184 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公元 220 年,曹丕篡汉,建立魏,东汉灭亡。

 【第二部分】西汉、东汉外交

 西汉外交:

 陆上丝绸之路 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2、路线: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最南:大秦

 最北:里海沿岸。

 3、传播:输出: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输入:佛教、 葡萄、石榴、胡豆、胡瓜、胡桃,良马。

 海上丝绸之路 1、路线:广东沿海港口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2、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东汉外交 1、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2、汉光武帝授日本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

 Day20 历史常识 6—古代史汉朝文化

 【第一部分】史书

 1、《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所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开断代纪传表志体先河。

 3、《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斗争,是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第二部分】文学

 1、汉赋: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2、《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撰,录有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

 3、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典论》是现存最早的文学专论。

 曹植:《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

 4、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乐府诗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木兰辞》,后二者合称“乐府双璧”。

  【第三部分】医学

 华佗: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曾用“麻沸散”施剖腹术,为世界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

 Day21 历史常识 7—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部分】三国到两晋

 三分天下 1、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 VS 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208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 VS 曹操。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3、220 年,曹丕建魏;221 年,刘备建汉;229 年,孙权建吴。

 短暂的统一 1、公元 265 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公元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2、少数民族进攻——淝水之战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部分】

 南北朝

 南北格局 南朝:公元 420 年到 589 年,宋齐梁陈。

 北朝:公元 386 年到 581 年,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第三部分 】乱世奇文 1、历史: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主要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基础之一。

 2、小说 《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有“董永”等神话。

 《世说新语》:南朝宋时期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3、文人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诸葛亮: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

 4、隋唐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卿世禄 秦:军功爵制 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Day22 历史常识 8—隋唐时期概况

 【第一部分】隋唐概况

 隋朝 建立:公元 581 年,杨坚废黜北周帝自立,国号隋,定都长安,建元开皇,即隋文帝。

 盛世:开皇之治 成就: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京杭大运河 唐朝 唐朝重要的历史事件:

 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武则天:改唐为周 唐玄宗:

 “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繁盛的时期。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 黄巢起义:王仙芝、黄巢

 【第二部分】隋唐外交

  1、日本遣唐使:以隋唐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文。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2、玄奘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3、波斯: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第三部分】五代十国

 公元 907 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 50 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 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Day23 历史常识 9—隋唐时期制度

 【隋唐时期的制度】

 1、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始设进士科,考查参试者对时事的看法。

 2、均田制: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桑田可继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后要收回。

 3、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

 4、两税法:唐德宗时代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ay24 历史常识 10—隋唐时期文化

 【第一部分】初唐四杰

 1、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杨炯:代表作《战城南》《从军行》 ...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完整版 中国古代 常识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