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时间:2022-06-23 19:00:05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供大家参考。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 3 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立足学情,充分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历史教学资源。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拓展历史视野,以达到培养“五育”人才的目标。重视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三、教科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所呈现的不同文化特征。包括《第 3 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 4 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第 5 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3 课时内容,与原人教版必修 3 历史教材相比,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和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而欧洲文化也与原教材的表述有所不同,更加突出了历史的学科素养。

 本单元内容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第二单元,是在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现,正是由于世界多样文化的发展建构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史。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形成了多样的文化艺术成果。正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可以说,世界各

 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推动了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

 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阿拉伯人继承了西亚、北非、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课从文字、文学、建筑和艺术、法典、科技等领域叙述了各个区域的文化成就。第 1 目叙述了古代西亚文化主要是两河流域文明的 贡献,第 2 目古代埃及文化讲述了独特的科技文化成就,第 3 目阿拉伯文化主要强调其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可见古代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四、学Th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等等的相关国家文化的基础知识都有详细描述。但除了古代埃及,非洲其他区域文明并未涉及。学生在初中了解了中古时代各个区域的文明发展,初步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初步具备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高一阶段《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学习中,进一步学习古代西亚、埃及,以及中古时期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但是没有深入学习古代西亚文化、埃及文化、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没有涉及世界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本课课程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目标

 (一)运用不同的史料,认识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的代表及主要成就,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二)了解阿拉伯文化的代表及主要成就,运用时空观念,了解不同时期阿拉伯人奉献给世界的不同成就及在世界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三)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和实践活动对人类文化形成的影响,体会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产生对世界多样文化自觉保护的意识,感受不同地区、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理解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

 六、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古代西亚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的成就

 (二)难点:古代西亚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上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下启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与初中历史知识有重复,但初中阶段只是勾勒简单的轮廓,高中阶段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去阐释、认识这段历史。本课内容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现,正是由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建构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史。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形成了多样

 的文化艺术成果。正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的多彩和灿烂。可以说,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推动了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近平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 习近平表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习近平说。

 ——钱彤,刘华《习近平呼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新华网 2014 年

 9 月 24 日

 教师过渡: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需要保护,如果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消失,那么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同学们,历史的发展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话,现在我们从古代西亚开始,走进多样的世界文明。

  (二)古代西亚文化

 1.展示《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15 页插图与古代

 西亚地图。

 讲授: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两河流域木材稀少,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有大量的芦苇可以使用。他们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楔子,故称“楔形文字”。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同学们阅读《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15 页至 16 页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西亚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文化成就 2.展示材料:

 乌鲁克人在天神面前控告吉尔伽美什的残暴统治: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

 【吉尔伽美什】是拥有的乌鲁克的保【护人】吗?

 这是【我们的】保护人吗?【(虽然)强悍、聪颖、秀逸】!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即便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赵乐甡译:《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与神话》,译林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 页。

 提问:同学们,这段材料是古代西亚的哪部经典文学作品?

 生:古代西亚经典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史诗。

 提问:这段材料主要内容是?

 生:这段材料是古代西亚人控诉吉尔伽美什暴行的控告词。由此可见,吉尔伽美什统治非常残暴,他不仅强迫人们修筑城墙,还霸占女性,甚至包括贵族的妻子。

 教师过渡:这些描写一方面显示了当时国王的权威,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天神答应人民的请求,派恩奇都下凡与吉尔伽美什对抗,促成吉尔伽美什转变做铺垫。

 提问:结合所学知识,整部《吉尔伽美什》讲述了什么?

 生:史诗主要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教师补充:史诗中一些关键的词汇,如觉醒、英雄、战胜邪恶、永生的追求与死后世界等,这些反映了人类早期精神世界和观念认知,直到今天仍然是影响我们的永恒主题。史诗情节夸张、质朴却带有原始的感染力,可以窥视早期人类精神和生存观念的真实状态。

 3.展示《选择性必修 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16 页插图。

 提问:古代西亚的居民又创造了哪些艺术成就呢?

 生:泥偶雕像、人首飞牛石雕、乌尔王陵壁画、波斯王宫及浮雕

 等等。

 教师过渡:古代西亚在文艺上成就斐然,在法律方面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请阅读材料:

 4.展示材料: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 1962 年版,第 68 页。

 提问五: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是? 生:宣扬君主的权力来自于神明,君权神授。

 教师过渡:汉谟拉比成功把自己与神联系起来,自己的法律也来自于神,具有了正义性,臣民必须遵守,否则就是亵渎神明。汉谟拉比用思想手段控制臣民。

 提问:这样的法典有何史料价值呢?

 生:《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5.列举表格,总结古代西亚文化成就

  方面 内容或成就

 文字 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文学作品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建筑 泥偶雕像、亚述、波斯王宫雕像 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三)古代埃及文化

 1.展示古代埃及地图

 教师讲授: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 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及文化在这个地理范围绵延约 3000 年。

 教师讲授:古埃及作为古文明之一,也有自己古老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 4 世纪末,一直用到公元 4世纪,经历了多种变化。

 2.展示材料:

 莎草纸用尼罗河的一种特产植物莎草制作。从埃及文明发端起,埃及人就用莎草制作纸张。他们把莎草的茎破成薄片,将多张薄片交叉放置,再敲打成纸张。若干纸张放在一起形成一卷,一般每卷 20张。纸张晾干之后,人们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

 ——《文化传播与交流》第 17 页《历史纵横》

 教师讲授:大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埃及干旱少雨,气候干燥,莎草纸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长时间保存,不会腐烂。这使得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 3000 年而不衰。

 古埃及人同样擅长文学创作,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比比皆是。

 3.展示材料:

 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个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

 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收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华夏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18-119 页。

 教师讲授:这则史料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环境优越,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该地区政局稳定,属于帝国文明,人与自然与神和谐相处,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享受今生、追求来世”的生死观,人们乐观自信,重视家庭。善待母亲和妻子,才能确保家庭安稳和家族兴旺,这反映了古埃及人的生活理想。

 教师过渡:西方谚语说:“一切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金字塔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埃及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它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坟墓,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4.展示《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式大厅想象图》

 提问:阅读教材第 17 页,指出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特点

 生:古埃及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法老们还大力修建神庙。

 教师过渡:法老修建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法老主要信仰太阳神,因此古埃及人与太阳关系密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提问:太阳历有何影响呢?

 生: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儒略历时,大量参考埃及太阳历,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教师过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有很多成就,以古代埃及为代表的古代非洲文化辉煌灿烂。

 5.埃及文化成就表

 方面 内容或成就 文字 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 莎草纸 文学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建筑 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科学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数学、医学颇有建树。

  (四)阿拉伯文化

 1.展示阿拉伯帝国疆域:

 教师过渡:7 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8 世纪,征服了从利比里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

 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格、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 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这意味着阿拉伯地区的诗歌传统很浓厚,佳作频出。

 2.展示材料:

 一首阿拉伯诗歌中,作者凭吊青年时代的爱情生活:二位稍停步,共吊情人处。

 里瓦沙丘上,当年共朝暮。人去故土在,历历旧景物。黄沙卷狂风,庭迹一如故。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13 页。

 提问: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风貌?

 生:这是一首爱情诗,作者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诗歌既然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又展现了阿拉伯地区的景象:沙丘、黄沙和狂风。人、事、景浑然一体。

 教师过渡:诗人生活在 6 世纪前期,当时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而阿拉伯文化已经基本成型,这首诗说明阿拉伯人除吸收外来文化外...

推荐访问: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教学设计--统编版(2020)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非洲 选择性 西亚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