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完整)

2022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完整)

时间:2022-06-23 19:00:05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完整)

 

 2 2022 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16 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 8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 促进了政治统一 B. 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 冲击了贵族政治 D. 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C 2. 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 【参考答案】A 3. 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 世家大族没落 B. 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 门阀观念强化 D. 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参考答案】A 4. 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 艺术水准下降 B. 绘画题材集中 C. 画家地位不高 D. 世俗文化兴盛 【参考答案】D 5. 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 君主的高度集权 B. 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 南书房地位提高 D. 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参考答案】A 6. 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A. 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 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 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 复兴 D. 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参考答案】C 7. 1899 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

 )

 A. 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 B. 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 C. “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D. 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8.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 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 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 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 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 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参考答案】B

 9. 1949 年 3 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

 A. 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 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 C.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 【参考答案】B 10.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 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11. 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 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 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参考答案】C 12. 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

 A. 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 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 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 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参考答案】A 13. 美国 1787 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A. 人民的自愿选择 B. 各州(邦)实力不同 C. 建国路径的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参考答案】C

 14.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 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 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 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D 15. 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 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 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 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 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参考答案】B 16. 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是美术史上的杰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该作品的风格属于(

 )

  A. 新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 2 52 分。第 9 17~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 20~2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2 42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 696 市斤计算 ——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发展趋势:粮食总产量呈现増长趋势;粮食总需求量不断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不稳定,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

 粮食亩产量;耕地面积的垦殖状况;人口数量;政治环境;经济政策;农耕技术;农作物的引进等(仅供参考)

 (2)示例:明清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地矛盾的紧张,农民的粮食问题等等,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大交换,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的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详解】(1)发展趋势:解答时注意审题,材料问的是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关系可知,粮食亩产量及总产量呈现増长趋势;粮食总需求量不断増加,但口粮在社会总需求中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不稳定,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

 因素:依据材料信息推断影响历代粮食供求关系的因素,可得出:粮食亩产量;耕地面积的垦殖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供需关系还受政治环境影响,如南北朝分裂时期,人均占有量下降;受技术进步影响,如隋唐发明曲辕犁之后,人均占有量上升;受政策影响,如康熙年间的“新增人丁永不加赋”。受美洲农作物引进影响,如美洲农作物引进增加了粮食总产量,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供需关系。

 (2)依据材料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材料中挑选任意一个时期,必须说明粮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做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78 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 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 1978 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 20 世纪80 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 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 3 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 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 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建

 立了牢固的人民政权;苏联模式的借鉴。

 (2)

 1949~1978 年,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剩余产品和商品市场;1978~2006 年,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仍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农业为工业和城市提供资金和劳动力;2006年以来,工业和城市开始反哺农业,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收,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增幅明显。

  【详解】(1)条件:根据“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得出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得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牢固的人民政权;根据所学知识,从外部环境角度得出苏联模式的借鉴。

 (2)根据材料一“1949~1978 年”“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得出1949~1978 年,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剩余产品和商品市场;根据材料二“1978 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得出 1978~2006 年,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仍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农业为工业和城市提供资金和劳动力;根据材料三“2006 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 3 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得出 2006 年以来,工业和城市开始反哺农业,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收,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增幅明显。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位学者在总结 20 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

 “一个毁灭的世界/一个新生的世界” 根据材料,结合 20 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论题: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阐述:1991 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发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经过多年的对话、谈判和斗争,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总之,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因国家实力强大,在国际格局仍长期居于绝对的优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实力变化消长对国际格局变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详解】根据“一个毁灭的世界/一个新生的世界”可知“毁灭”是旧的事物瓦解,“新生”是新的...

推荐访问:2022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 湖南 选择性 真题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