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学习强国 >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9篇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9篇

时间:2022-08-09 09:45:05 学习强国 浏览量: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9篇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1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二期“载人登月”和三期“建立月球基地”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背后展现出的“四个中国”是我们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底气,更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动力。

  “精神之中国”——丹心从来系家国。在嫦娥五号最后返回大气层阶段,使用了一项我国独有的技术——太空“打水漂”技术,这个设想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等国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验证,但是它们的目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对别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我国的科学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和实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茬接着一茬做,努力攻克每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掌握了“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探月领域,解决了从月球“回家难”的问题。嫦娥五号的成功是科学家“丹心从来系家国”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信仰的伟大胜利,是“精神之中国”最本质的内涵。

  “力量之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极高,集成难度极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70多年的披荆斩棘和风雨兼程,我们开创了世界上公平和效率程度最高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革命,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才,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任务,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力量的基础,也是中国力量的象征。只有我们这样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入到民族血脉和基因里的国家,才能全部具备嫦娥五号所需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物力财力基础、人力智力储备,才能使得嫦娥五号顺利完成在月球取壤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的目标。

  “创新之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的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航天人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精到强,一步步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蜕变。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即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与精准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返回,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结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我革命和社会进步。

  “青春之中国”——直挂云帆济沧海。从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12月17日返回器安全着陆,这23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屏幕总能看到许多年轻航天人的身影。北京总调度刘建刚今年31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系统指挥徐文晓26岁,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24岁,嫦娥五号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种人才盛况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团队中都不可能出现。昔日,无数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今天,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梁。有了这些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我们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打造民族创新的高地,以青春之激情,积蓄改天换地的力量,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实现国家的梦想。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2

  安徽全椒:“小平台”释放党员教育“大能量”

  安徽省全椒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小”处着眼、“新”字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教育载体,活化教育形式,多渠道、全方位促进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小喇叭”让党史教育更“声”动。以党员活动室、远教站点等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拓展党史学习宣传形式,动员广大年轻党员干部,通过音频的形式,让党的理论知识传入基层,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法,发出红色党史学习教育最强音。县人民法院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广播站,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干警走进广播台,让全院干警熟知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了解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和精彩故事。古河镇创办《听党声》系列节目,发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参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音频的录制,每周一期在村级广播上循环播放,打造“小喇叭”下的党史、党课讲堂。

  “新阵地”让红色基因焕发新活力。靶向聚焦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双重教育,推进党员教育“云”学习,真正实现“让党员受教育”的目的。打造“1+10”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将县委党校作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理论宣传的主阵地,10个镇分党校建设作为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分阵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党务干部、新任社区副书记岗前培训等班次,每年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打造吴敬梓纪念馆党性教育“云展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全景导览功能,让党员干部可以通过VR全视角,全天候、零距离地参观网上展馆,目前该馆访问量已超过10000人次。通过学习强国、美好全椒、全椒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将党的政策理论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小道理、小故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已创作生产各类通俗理论作品10余件。

  “90后宣讲团”让青春力量传播党的声音。从乡镇干部、青年宣讲能手等群体中,遴选30周岁以下政治立场坚定、宣讲经验丰富、个人事迹突出的人员,打造一支“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的青年宣讲人才队伍,由县委讲师组不定期对其进行理论政策和宣讲技巧培训。首批“90后青年宣讲团”成员共10名,他们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将党的理论、“四史”教育、形势政策、全椒故事、榜样人物等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讲生动。目前,已开展青年诵读经典活动、进校园巡回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宣讲30余场次,受众4000人次。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3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四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四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时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树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担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4

  年轻干部 学百年党史 传五四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五四即将到来之即,重温五四精神,仍然令人心潮澎湃,作为年轻干部必须把党的百年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红色基因发扬好、传承好,把五四精神继承好、弘扬好,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有作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霜洗礼,依然自强不息、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才迎来了今天的胜利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广大年轻干部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因此我们年轻干部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讲:“实践出真知”;邓小平同志说:“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921年,一艘红船从浙江嘉兴南湖烟雨中启航,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开始了;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开始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带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用生动实践书写了华丽诗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在学习与实践中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十四五”规划下,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贡献力量。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5

  内蒙古集宁:打造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的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充分利用好“家门口”的红色教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1+4+N”(党史精品课程+4大领域分类专项课程+N项特色课程)课程体系,以“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党史教育”为主题,全力打造党史教育“红色课堂”。

  “1”打造精品课程。以集宁红色战役纪念园为依托,充分利用集宁战役纪念馆、乌兰察布党史馆、胜利广场、纪念广场、绥蒙政府纪念广场、将军园、名人园、碑林园、支前广场、英雄广场、二〇五师纪念广场、和平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集宁战役指挥部旧址、地道遗址、英烈墙、国防教育区、场景复原区、军事体验馆、全国红色旅游书屋、青少年科技实验基地等烈士纪念设施和参观体验点,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脉络,整合区委党校、集宁师范学院、集宁区宏星院的优质师资20余名,结合身边红色资源,打造党员干部想听、爱听,容易接受与理解的党史课程。

  “4”开发四大领域专项课程。根据各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各领域需求和特点,开发针对四大领域专项课程,目前已形成每个领域为时两天的课程目录。在机关事业单位课程设置中着重安排了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实践教学《入农户知农情》在农户家中谈一次心、干一件农活、办一件实事、做一顿农家饭、开展一次消费扶贫、写一篇心得体会等;在乡镇农村课程设置中安排了专题讲座《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观摩哈伊尔红色文化村、六苏木村种养殖产业以及大十号村脱贫车间等;在街道社区课程设置中安排了专题讲座《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观摩察哈尔社区、外运社区等社区党建品牌建设等;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课程设置中安排了结构化研讨,专题讲座《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及现场观摩百度、华为等大数据企业党建工作。同时根据班次和学员需求,可在现有课程中进行随机挑选增减。

  “N”探索N项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可与精品课、专项课进行搭配,分别有激情教学《红歌里的中国精神》;访谈教学《中国精神代代相传》与红军烈士后代、典型人物、抗美援朝老兵等开展典型人物座谈;情景教学,观看红色文艺演出《颂歌献给伟大的党》;音像教学,观看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电视片;体验教学“六个一”穿一身红军装、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感受一次升国旗唱国歌、走一次行军路、吃一顿忆苦饭、住一回旧窑洞。除此之外,还打造了红色+绿色的研学线路《重走行军路 党在我心中》在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内通过参观“集宁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温集宁战役光辉历程;《寻先烈足迹 观魅力集宁》通过参观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集宁区“三山两河”生态建设、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哈伊尔地下情报站(党支部)遗址充分感受本土红色文化。通过“红色课堂”让广大党员干部从身边的红色历史开始学起,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研”有途径、“学”有成果、“思”见实效。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6

  近日,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让“思政课”成为播撒“四个自信”种子的沃土,成为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此,党员干部要在“思政课”中不断汲取自信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更加奋发有为。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成败。鲁迅曾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么走过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战疫”就是一堂生动的中国道路自信“思政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无论是解放军、医护人员,还是快递小哥、志愿者等一群人,他们逆行出征,跟病魔竞速,直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也同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道路。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善学者究其理。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一部以时代主题为底色、以中国国情为根据、以人民实践为素材的宏大历史巨著,这部巨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境界。当时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非常投入忘我,把墨汁当红糖,由此流传出一句话: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真理是甜的,也是美的。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理论自信,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制度自信。我国国家制度之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善,已经被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所证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13个坚持和完善”系统总结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就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钟南山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中跟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深情地说:“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学懂弄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天下大同”“以和为贵”“选贤任能”的宽广胸怀;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浴血奋战、接续奋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文化;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受到《岳飞传》《岳母刺字》等小人书故事的影响,“精忠报国”四个字一直记到现在,也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党员干部在学好“思政课”中,确信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活力,做到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从骨子里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思政课”,应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食粮,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营养品”,让我们在“思政课”中汲取养分,展现出更大的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7

  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与实务,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来看,历经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政治民主化,以及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来看,历经了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步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道路。如今中国人民终于开创了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也越来越展现了鲜明的制度优势力量。

  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总之,传承“四史”精神,将其力量转化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我们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8

  党员干部 从党史教育中学什么?

  欲知大道,必知其史。近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旨在让全区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党史教育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学习先辈的实干担当精神,从而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从党史教育中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先进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适应复杂多变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干部就要源源不断学习,思想上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为解决八步区部分农村地区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方面观念陈旧、封闭落后的问题,通过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专栏强化党员干部党史知识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张公庙、陈保民烈士墓、黄士韬故居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以及观看党史知识教育片等,多措并举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对照榜样标杆,汲取先进思想,逐渐破除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的“枷锁”,以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目标要求。

  从党史教育中学习“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事业靠的是真抓实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八步区党员干部始终围绕“舟山鱼水”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旗帜鲜明的学习主线,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担当意识,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将党史中记载的优秀做法、先进思想等运用到推进基层党建、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上,认真出谋划策,勇于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一线,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党史教育中学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发展智慧。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起步阶段,高质量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新时期党面临的新发展难题。面对新的发展挑战,八步区借助党史学习教育这一契机,独辟蹊径,将红色革命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当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汇聚一堂,打造“红色教育培训+红色平台+红色旅游”的产业发展“舞台”,把八步区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为推进八步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十四五”规划夯实根基。

  百年建党路,苦难铸辉煌,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汲取养分、凝聚力量,砥砺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篇9

  让“四史”学习成为“爆款”

  “双11”即将来临,各大电商纷纷推出新颖商品,一时间,广大消费者们争相抢购,有些销量极高的便成了“爆款”商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四史”中凝结了我们党和国家的经验智慧,也在照鉴着未来的更大辉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员干部要保持学习“四史”的热情,让“四史”成为学习中的“爆款”。

  常念常想,理念引领,求学思想须“抓实”。“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历史这面镜子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认识过去、把握未来,通过总结历史成败经验,更好地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同时,“四史”也给予我们精神力量,引导我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此,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四史”的重要性,激发“想学”的动力,厚植“愿学”的想法,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学习“四史”。

  常学常新,踏实为重,努力学习须“做实”。“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四史”内容各有侧重,党员干部们要在品读党史中,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挫折时如何解决问题、破除万难,一步步地不断走向成熟;要在研读新中国史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要在阅读改革开放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开启伟大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在精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回顾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程,深刻理解发展规律。要用好“8小时之外”的时间,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常用常行,践悟为本,坚实行动须“落实”。文化的自信彰显,思想的引领带动,精神的弘扬激发,落脚点都在于行动。“四史”的学习,不仅要读于心,还要显于行。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另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四史”中所折射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主动到各种战役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重任在肩,党员责无旁贷;惟其艰难,须更显勇毅”,怀着愈挫愈奋的勇气、化危为机的智慧,善于把“挫折”变“存折”,敢于把失败当磨练,练就过硬基本功,稳扎稳打走更远。

推荐访问:发展史 心得体会 学习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