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看法,优秀专业论文

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看法,优秀专业论文

时间:2022-06-28 19:35: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看法,优秀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看法,优秀专业论文

 

 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 —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看法 【摘要】近几年,家乡徐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解放思想、务实求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济上立足中心科学抉择,优化转型发展,政治上坚守以人为本,实行阳光政治,依法治市创安全,社会上立足本土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创建农村示范区,双管齐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瞩目的成就,谱写出壮丽的篇章,绘制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锦绣徐州”。

 【关键词】改革

 经济建设 执政为民 依法治市 城镇化

 新农村 【正文】

 2012 年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全面建设小康走兴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2013年 11 月 9 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拉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全国上下焕发着改革的崭新斗志,解放思想、务实求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努力地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中国的复兴之梦不再是遥远的幻想。

 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新步伐,沐浴在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锦绣徐州”的热潮中,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才发现家乡在改革道路上已取得瞩目的发展,谱写出壮丽的新篇章。

 一、经济:百舸争流千帆进,满园秋色竞风流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政府所有工作中占据着龙头地位,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发展经济的中心上,徐州政府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徐州地处江苏省的北部地区,远离南京这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不太公正的待遇,与长三角经济圈失之交臂,缺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受到来自山东的夹击,在夹缝中艰难前进。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徐州人靠自己打出了光明大道,取得了改革的辉煌篇章!

 科学抉择,战略调整。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开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目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

 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转型,优化发展。徐州政府确定转型发展新思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凸显核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柱、新兴、传统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取得经济发展的崭新道路,目前已有 3 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 500 家企业,10 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更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中心商圈”。据统计 2013 年 1-2 月份,十大新兴产业 485 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 482.68 亿元,同比增长 28.7,高出全市 9.3 个百分点,为徐州经济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二、政治:执政为民阳光议,因地依法创安全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小平同志当年曾作出这样的论断。近几年,徐州政府在锐意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勇于创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市,促使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竞相迸发,开辟出一条徐州特色的政治道路。

 阳光议政,执政为民。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全国各地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弱化了我们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更歪曲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明令禁止严惩腐败澄清吏治的重要原因。徐州政府近几年大胆改革,解放职权,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参政简政问政,让“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重新回到了阳光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如人大立法方面充分听取来自基层和底层行业的代表和公众意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市场、企业、民众大胆松绑解套,赢得了民主的一致好评;通过电视追踪、电台直播、报纸点评、网络互动的政风热线,及时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让社会公平正义触手可及,让政治决策贴近民心。

 因地依法,创建安全。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近几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法治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地域特色的法治建设新路。紧抓“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教育”三大重点,多管齐下创新法制建设,实行组织领导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普法教育制度化、基层基础长效化、创新创优精品化的细化措施,直接把 2010 年排在 26 位的徐州,在 2013年升到了第六位,把徐州打造成中国最安全城市之一,为徐州争创“全国法治城

 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增光添色。

 三、社会:立足本土城镇化,创建农村示范区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这一方面,家乡徐州就走出了自己的新路。

 等级发展,优势引领。为了解决各乡镇农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徐州市委和市政府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确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分等级实现农村到城镇的变化,在全市范围内构建 1 个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龙头、5 个中等城市为骨干、30 个重点中心镇和小城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借助龙头、骨干城镇的优势资源和发展经验引领和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并以改革的精神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解拆迁、土地、融资、户籍四个难题,为城镇化发展扫清障碍。

 统筹规划,示范新区。在前几年,徐州就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向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缔造出新农村建设中的“苏北速度”,农民的生活是一日一个变化。我的老家大李庄村 2 年时间内新建了村内道路 2.2 万平方米,兴建了秸秆气化工程,完善了村民休闲娱乐广场、标准化卫生室,旧日的面貌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还”。近几年,更是立足县域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纵深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引导,拓宽经济发展路径,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改善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的发展进程。

 家乡的变化是可喜的,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是不容质疑的。这些都得益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正确,得益于共产党的科学执政,得益于政策措施的合理贯彻,得益于徐州人民的齐心合力。但在徐州改革唱响凯歌继续前进的同时,也有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一、环保工作需要强化,多管齐下见奇效 尽管有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领,有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驾护航,但资金的投入不足、设备的陈旧落后,甚至牟取暴利的驱使下,在徐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免存在一些工业园主依然肆意排放污水,根本不顾及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以及

 生活环境,前一段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报告就曝光了徐州 3 个隐秘的污水排放口,加上雾霾天气降临徐州,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弥漫整个城市,都反映出徐州的环保工作需要加强管理,否则势必影响徐州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环保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想得到妥善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环保部门的“独门生意”,需要政府的、环保、司法、教育等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方能收效。特别是依靠法律,规范环保行为,严惩违境行为,用国家杠杆强制塑造环保行为;还要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素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还徐州一片蓝天,也给自己一份生命的健康保险单。

 二、务实求真解民生,关注弱势显真情 徐州在民生方面也取得显著地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有诸多民生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有些贫困家庭没有低保保障、住进房才发现是豆腐渣工程等,另外看病手续繁多、费用过高也阻挡许多低收入家庭的脚步,据了解,一位农民工到县医院治疗一个感冒,医药费仅花费 8 元多,但诊断的费用就达 200 多,这样的“看病”让多少人望而却步?这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同时,徐州大街上诸多身体健康的“求施者”,相关部门不能加以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肆意穿梭于徐州大街,不仅欺骗了善良的人民大众,更增添了诸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足以见证徐州的民生工作没有做到极致。

 所以,对于民生工作,政府部门要坚持务实求真的原则,坚持一颗公平的心,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资助,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得到真正的关怀,让我们的同胞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让我们的兄弟姐妹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的幸福蛋糕!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 2012.11

推荐访问:改革道路谱新篇,环保民生须破石—浅谈对家乡近几年社会主义建设看法 优秀专业论文 近几年 浅谈 民生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