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际遇05(全文)

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际遇05(全文)

时间:2022-06-26 12:55: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际遇05(全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际遇05(全文)

 

 第五集

 际遇

 紫禁城交泰殿,远不如乾清宫和坤宁宫那样知名,但对于宫廷的时间掌控,它至关重要。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水滴漏的计时方法。这座藏在交泰殿东侧的铜壶滴漏,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漏壶之一,交泰殿西侧陈列的是来自西洋的自鸣钟。这座自鸣钟,外壳是仿中国式阁楼型的木柜,通高五米零八,共分上、中、下三层。钟楼北面有一个小阶梯,登上阶梯,可以给自鸣钟上弦。

 一中一西两个计时器,摆放在交泰殿内,今天,故宫博物院的奉先殿内,还展出着123 件钟表,在故宫文物医院专家的修复下,许多件精美的西洋钟时隔百年之后,又获得新生。这些钟表栩栩如生的造型,以及华美的装饰,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惊叹。不难想象,为何历代紫禁城的主人,都会对西洋钟情有独钟。对于新奇的器物,紫禁城是来者不拒的,但对于人和思想,就未必如此。

  元朝曾旅居中国 17 年的马可·波罗,为欧洲人开启了一扇门。欧洲人对马可·波罗笔下黄金遍地的神奇国度,无比神往。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路的开辟,激起了欧洲天主教向东方传教的热情。

 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的上川岛,500 年前只是个荒岛。荒有荒的好处,葡萄牙商人拿它做走私据点。这里还埋葬着一位传教士,他被天主教会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这个大胆闯进中国,最终长眠在中国的传教士,名叫圣方济各·沙勿略。在远东的数年传教经历,使沙勿略对东方政治地图,有了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沙勿略意识到,天主教要想真正进入亚洲,就必须先进入中国。

 1552 年,明嘉靖三十一年的盛夏,沙勿略乘坐“圣十字号”抵达了广东香山附近的上川岛。这里距离中国大陆不到十海里,但是距离大明的中心紫禁城,还有 2000 多公里。沙勿略找对了方向,但却选错了时机。当时,明朝正在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他根本就没有合法途径进入到中国大陆,于是,他只能选择非法的途径。

 当时,一位广州商人答应用小船把沙勿略送到广州,但是这个偷渡计划最终失败了,原本积劳成疾的沙勿略,只能在上川岛遥望中国大陆。不久,他染上了一场热病,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带着莫大的遗憾离世。没有人知道沙勿略的最后一刻,是否还在遥想着紫禁城,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使命,并没有随着他的离世而终结。

 同一年,在距离大明万里之遥的意大利小城马切拉塔,一个男婴呱呱[gū/gū]坠地。成年后,他受沙勿略的精神感召,被天主教耶稣会选中去远东传教,完成沙勿略未完成的使命。在中国,人们并不熟悉他的意大利名字,但是所有人都记住了他的中文名字——利玛窦。

 背负着传教使命的利玛窦远涉重洋,于 1582 年抵达澳门。当时的明朝依旧实施海禁政策,外国传教士只得停留在澳门地区,等待着进入内地的机会。利玛窦在澳门学习了一年汉语后,通过肇[zhào]庆一位官员的帮助,于 1584 年进入中国内陆。

  万历二十八年,距离利玛窦来到大明已经 18 年过去了,他终于获得皇帝批准,进入北京城。身着儒服,头戴儒冠,全然一副明朝文人打扮,这是利玛窦传教路上的一个技巧。他

 明白,要想让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必须获得中国老百姓的认可,并让中国的皇帝信奉天主教。而进献贡品,几乎是见到皇帝的唯一途径。他向皇帝进献的贡品中,有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正是这两座自鸣钟,帮助利玛窦敲开了紫禁城的大门。

 利玛窦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走进这座灿烂之城。在他看来,皇宫似乎被上帝的光芒所笼罩着,他的传教路途终于就要雾散云开,让皇帝成为天主教徒的梦想,似乎也近在咫尺。然而,近在咫尺的只有这座空空的龙椅。此时,万历皇帝已经十多年不上朝,除了太监和嫔妃,任何人都不见,但他还是破例让利玛窦跪拜了龙椅。利玛窦不曾料想,这就是自己离大明皇帝最近的距离。他认为自己的宗教使命开局良好,而万历皇帝却只是把他视作一个修钟表的工匠,这种细微的差别,最终会扩大为鸿沟。

 万历皇帝对于利玛窦不是没有好奇,除了两架自鸣钟,他送来的那架西洋琴,万历皇帝也很喜欢。他让利玛窦的助手庞迪我,进宫教太监们学琴。每当琴声在宫中回荡,万历皇帝就会好奇,那个西洋使臣的样子,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让画师把利玛窦的样子画下来,给他看。虽然嘴上表现的不屑一顾,但皇帝毕竟懂得待客之道。万历皇帝让利玛窦长居北京,并且每个月给他相当于 8 个欧洲金币的生活费用,任务就是定期进宫修钟表。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利玛窦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他在执行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使命——传布宗教和传播现代科学。而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把他看作是一个上帝的忠实奴仆,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客居中国、融入中国,成为了一个中国通的明白人。甚至很难说,到底是他对中国润物无声,还是中国令他日濡月染。但不可否认的是,利玛窦作为第一位进入紫禁城的外国传教士,为中西文明的交融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来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参观的游客,都会被一份特殊的地图所吸引。《坤舆[yú]万国全图》,长 380 厘米,宽 192 厘米,是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合作完成的一幅中文版世界地图,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绘制有美洲的世界地图。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左上角,有一篇利玛窦署名的文章,题目为“论地球比九重天之星远且大几何”。在这个题目中出现了“地球”一词,文章的第二句便是,“夫地球既每度二百五十里,则知三百六十度为地一周,得九万里”。

  在这篇只有 900 多字的文章中,利玛窦使用“地球”这一词就有 12 次,这是汉语中地球的始见例证。为了迎合中国人“天圆地方”和“天朝上国”的观念,利玛窦把本初子午线向左移动 170 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种调整,被后来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沿用至今。

 在《坤舆万国全图》出现之前,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来自于另外一张世界地图——《大明混[hùn]一图》。图上印有清朝官书满文译文,让人误以为这张图是清代绘制。直到图上名字上方,满文红签随着时间的打磨而脱落,地图上原来的汉字地名才显露出来。

 《大明混一图》其实成图于 1389 年,也就是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图中以明朝版图为中心,明朝的疆域描绘得十分细致,我国主要的山脉、湖泊、河流都有标注。明朝以外的地方描绘了世界的模样,北到贝加尔湖以南,南至爪哇,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西海岸、西欧。这是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绘制的、尺寸最大的彩绘世界地图。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明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得多。

  对于习惯了《大明混一图》的人,第一次看到利玛窦带来的《坤舆万国全图》会很不适应。奇异的地图,外加利玛窦“奇谈怪论”式的注解,这引起了当时明朝士大夫的注意。尽管当时讥笑嘲讽这幅图的不乏其人,但也有一批人,他们的世界观被第一次如此彻底地刷新了。把头脑中的“天下”换成“地球”,这,的确是一场思想革命。

 利玛窦在北京的生活并不寂寞,他的住宅往往门庭若市。有一个人每天都会前往他的住所,这个人就是明朝内阁大学士,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的学术成就,在今天看来,几乎无人可以替代。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真正“我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林则徐、魏源等早了两百多年。

 当徐光启第一次看到《坤舆万国全图》时,内心的震惊是不言而喻的,地图上这些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从未想象到的海洋,都一一浮现在他眼前。他确信,人类真的生活在圆形的地球上,对世界更加好奇的他,萌生了借助西方科学兴盛国家的想法。

 一天,利玛窦掏出一本数学书给徐光启,这便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这本可以堪称现代数学基础的书,给徐光启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于是从 1606 年秋天至 1607 年初夏,徐光启每天都会和利玛窦一起忙碌,翻译这本学术著作。今天,我们依然在享用这次合作的成果。我们熟悉的三角形,点、线、面,直角、锐角、钝角,平行线等几何词汇,都是在这一次合作中,由徐光启翻译出来的。利玛窦和《坤舆万国全图》带给大明的启迪,是时代的一次机遇。然而,这样的启迪只停留在小部分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影响到大明的统治者。

 徐光启师从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西方科学。他也从接受西学的经验中认识到,科学的传扬和发展,能够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徐光启曾经向皇帝提出建议,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展开气象、水利、军事等分科,让专业的人去指导专业的事。这样的理念从今天看来,等于是构建了明朝的国家科学院。

 如果皇帝采纳了徐光启的建议,构建明朝国家科学院,吸纳其他的科学学科并入科举体制,也许,明朝会像文艺复兴后的西方,由一个封建王朝转型为近代国家。历史不允许假设,徐光启改变不了万历皇帝。紫禁城里的万历皇帝,虽然大部分时间懒于治国,但是在敛财方面,他非常“勤劳”。

 万历皇帝对白银的喜爱是有史可证的。虽然多年不上朝,但唯独有一类奏章,只要呈上来,万历皇帝就会立即批复,那便是有关矿税的奏章。从万历二十四年起,明朝打破了之前的矿禁,过去,民间是不允许私自开采银矿的。而到了万历皇帝这里,朝廷虽然允许个人开矿,但要交很高昂的矿税。仅万历二十九年,宦官们进献给万历皇帝的白银就达 90 余万两,而这些白银,几乎全部进入了皇帝的小金库。白银的货币地位,在这时期得到了正式承认,取代大明宝钞,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事实上,明代中国的银矿储藏并不丰富,白银一直供不应求。

 15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希望能与大明正式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明朝政府拒绝了葡萄牙人的请求。敏锐的葡萄牙商人发现,中国的白银短缺,但以白银标价的中国商品价格低廉,丝绸、瓷器等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极具竞争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葡萄牙人铤

 而走险,在广东沿海进行非法贸易,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用重金换得了澳门的居住权。

  每年五六月间,葡萄牙商人会乘坐着载重 600 到 1600 吨的大帆船,开始一段一本万利的旅程。大帆船从欧洲出发,第一站是印度果阿。在这里,船上会装满印度特产,胡椒、檀香以及产于美洲的白银,顺着夏季的西南季风抵达澳门。商人们往往会停留一年左右的时间,把船上装载的白银和货物,换成中国的丝绸、棉布和瓷器,再去往日本长崎。在日本,中国货物高价出手,换成大量日本白银。大帆船乘着第二年秋天的季风返回澳门,商人们用日本白银,大量收购中国商品,在第三年的秋天再回到欧洲。这样一趟往返航程,可以赚取十多万块金币。澳门凭借着在当时,海上贸易中心的地位,把明王朝卷入了全球远洋贸易中。

 16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达到 7000 吨至 1 万吨,约占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如此大量的白银来到中国之后,对明朝末期经济的商品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中国丝绸业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特别是明代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大航海时代给明朝带来了机遇。明朝尽管政府没有赶上这个机遇,充分发展,但是民间商品经济贸易,跟海外贸易联系特别多,发展起来了。

 在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皇室的服饰、华冠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亮点。明清时期,皇室服饰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质地和色彩,它们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服饰,成为了一种象征或表达。后宫中从皇太后到嫔妃,从服饰、鞋履、到配饰都有严格的限定,从这些服饰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丝绸工艺的精美绝伦。

 皇室服饰的图案多采用龙凤等象征高贵的事物,并镶以黄金、珍珠、琥珀、绿松石和珊瑚等作为配饰。等级越高服饰越为华贵。清朝皇室内务府规定,凡是皇帝、后妃所穿的龙袍、凤衣,都必须用江南的辑[jí]里湖丝作为原丝,精织而成。

 江南古镇南浔[xún]是名扬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如今,在这座依水成街的小镇中,依然能看到与湖丝相关的点滴。明代中叶,辑里湖丝声名鹊起,被列为御用贡品,蜚[fēi]声京城,远销海外。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年间,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时隔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那幅盛景。南浔镇充满了缂[kè]丝的机杼[zhù]声,热闹非凡。每当新丝上市时,这里都是来自各地的湖丝采购商贩。宫廷的官员也来到此地,收购上等的辑里湖丝,供皇室使用。

 除了紫禁城,对湖丝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各国商人。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流入欧洲,“中国制造”成为欧洲贵族们所追求的奢侈品。这些进入西方富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也渐渐融入了西方艺术创作中。法国画家布歇创作的作品《化妆》中,选用了许多中国风道具,如蒲扇、瓷器和花鸟屏风,展示了那个时期欧洲对中国文化的热衷。此时,欧洲人眼里的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剧烈的中国风登上欧洲大陆,引发了欧洲持续近两百年的“中国热”。

 中国的丝绸、瓷器换取的巨额白银,为明朝积累了大量财富。明朝作为当时最大的经济实体,沟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市场,和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的明朝,成为世界其他各国向往的最佳贸易对象。与此同时,欧洲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追求和推崇,达到了一个顶峰。中国优秀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欧洲文明。

  大明曾引来国际关注的话题之一是“吃什么”。在利玛窦笔下的《中国札记》里,明朝南方土地肥沃,生产高度发达,人们爱好吃喝、声色之乐。明朝百姓的餐桌,把多少欧洲读者看得直流口水。葡萄牙人克鲁士的《中国志》记载,明朝老百姓除了...

推荐访问: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际遇05 紫禁城 际遇 纪录片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