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2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附答案详解)

时间:2022-06-24 10:55: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附答案详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2 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0 分)

 1. 中国考古学以 1921 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开端,历经百年,为了解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和史前文明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关于近百年来中国考古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的发现印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的差别说明有了贫富差距 ③山西陶寺遗址中的宫殿建筑说明有了公共权力 ④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提供了重要证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西汉政府规定,上自中央的三公九卿,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隋书•刘炫传》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中官员选拔和任用的变化反映了(

 )

 A. 古代官员考核对德能的要求日渐淡化 B. 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C. 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西汉至隋朝中央集权制的衰落与重建 3. 在明清时期的方志和文集中,有以下关于商人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

 )

 人物

 籍贯

 相关记载

 张通

 陕西杜陵

 公性惮厚利,而仅取足。

 张遐龄

 山西蒲州

 虽切事贸迁,而视财利甚轻,不屑屑较锱铢。

 周家禾

 江苏梅里

 以卖米为业,过午辄闭肆,登小楼读书。

 A. 理学伦理融入商业经营 B. 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C. 重义互利促进商帮发展 D. 抑商政策恶化经商环境 4.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守”。时人称:“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由此可见明朝迁都北京(

 )

 A. 开创了建都北京的先例 B.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 缩小了南北发展的差距 D. 解决了明朝的边疆危机

 第 2 页,共 14 页 5. 19 世纪 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己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6. 五四时期,进步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公开演讲、文艺演出,组建社团等爱国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工人、资产阶级、商人、教育界、新闻界甚至贩夫走卒也都参与政治请愿、抵制日货等行动。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

 A.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B. 表明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C.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 凝聚了各阶层的革命力量 7. 下列关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相关论述,与地图上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A. 在①提出了“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 在②主张“(中国)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C. 在③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 在④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8. 1979年 1 月 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一则“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这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广告的出现(

 )

 A. 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 体现出新媒体推动思想解放 D. 有利于变革企业的经营模式

 9. 如图为世界古代史上四部著名史诗的中译本封面。对这些史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史诗属于文学作品,且掺杂神话传说,史料研究价值不大 ②内容多为重要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文化的共通性 ③内容展现不同地域文明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④《荷马史诗》深刻影响其他三部史诗,体现文化间的交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是(

 )

 A. 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 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 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分 D.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11.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12. 20 世纪 5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的合作侧重于外交上的协调、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20世纪 6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组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原料生产及出口国组织、全球性的经济协调组织纷纷涌现。这一变化说明(

 )

 A.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 经济发展是取得政治独立的前提 C. 新兴国家掌握经济全球化主导权 D. 新兴民族国家调整对外合作战略 13. 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是由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管理。20 世纪 70年代建立以来,SWIFT 网络已遍布全球 206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0 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安全报文传输服务与相关接口软件,支援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据此可知,该系统(

 )

 A. 旨在巩固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B. 有利于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C.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D. 反映了冷战时代的大背景

 第 4 页,共 14 页 14.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 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 皇帝权力经常受到权臣控制 D.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15. 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 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 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 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 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0 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14世纪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农民逐渐占有了个人劳动的权利。随后,获得个人自由劳动力的农民要求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对个人劳动力的“所有”以及货币契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变为自由民的个人财产,小块土地所有制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租地农场这一崭新的土地经营方式首次在英国出现,传统农业变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17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与革命而著称,其实它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所有权发展的革命。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二:清代人口的激增导致全国性耕地的紧缺,清代中期,人均粮食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七分左右,人口的增长已成为一种沉重的压力,朝野上下都在议论“生齿日繁”的问题。这样严重的人口膨胀的压力,若转移到别的任何国家,都足以把这个国家的农业压垮。但中国传统农业凭借其顽强生命力经受住了这次历史考验。它依靠什么办法呢?不外是三条。第一条是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第二条是引进和推广新作物。第三条是依靠精耕细作

 传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农业革命”的具体历程,并指出这一历程的核心内容。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农业变革的措施,并分析措施得以落实的原因。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这一时期农业变革产生影响的异同。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遭受了多次战乱,境内人口锐减,大约只有 5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耕地大量荒废。在此情况下,清政府实施“移民垦荒”政策,规定四川荒地归移民所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甚至士绅纷纷加入移民队伍,全国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在不到 100 年的时间内,四川移民达 632 万人。这次移民中,湖北、湖南的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

  ——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政府机关和党政军人士云集重庆;各类内迁的民营、国营和军工企业达上千家;大量高校也纷纷内迁重庆,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时间,重庆高校林立,学府众多,最盛时多达 38 所,是抗战前重庆高校数量的近 20倍。到 1946年,重庆人口从战前的 47万增至 124 万。

  ——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材料三三线建设是指 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国防工业建设活动。重庆因战略位置重要、工业基础好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大量工矿企业内迁,随迁职工达 10 余万人,重庆也因此保留了大量三线建设的遗迹和材料。

  史料 1 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渝开设的窗口办公、展销、咨询服务等项目可布置在母城核心地带;对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用地量不多又无污染的项目可布置在母城边缘的近郊开发区内(如南坪、石桥铺、观音桥);对其他工业项目,视其生产性质及规模,分别布置在母城外围的区县城镇地带。

  ——重庆市档案馆《关于重庆市三线调整项目定点规划及优患政策会议纪要》史料2 老兵们磨破了军装、解放鞋,磨破了肩和手,他们谁也没有怨言,更无人提劳动用品、工作服、补贴、加班费等物质要求,有人说他们傻,老兵们心里明白,他们为的是把三线建设尽快搞上去,这是最大的精神安慰。

  ——重庆涪陵“816 地下核工程”一位老兵口述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末清初和抗战时期两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移民内迁的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段史料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价值。

 第 6 页,共 14 页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移民的认识。

 18.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100 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1922年 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回望共青团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材料二:不同时期共青团的方针、任务简表 1949年 4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打垮旧社会的任务,还要担任创造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任务,在即将灭亡的旧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新社会,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地参加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

 1957年 5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一致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共青团今后的方针任务是:团结和教育全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党的八大所提出的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任务而奋斗。

 1981年 8 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届三中全会。

 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为口号;以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关心青年的切身利益、提高团员质量、增强团的战斗力为基本工作。

 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和共青团的方针、任务,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D 【解析】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②正确;2017年陶寺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发现宫城的两处门址,确认了陶寺遗址宫城的存在,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址中的宫殿建筑说明有了公共权力,③正确;殷墟甲骨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商朝提供了重要证据,④正确,故 D 项正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主要以采集、猎猎和捕鱼为生,还未进入原始农耕时代,不能印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①错误,排除 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结合所学中华早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知识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政府规定……下至地方官员可以自己辟用士人作为僚属,但长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者,要呈报中央任免;”可分析出中央给地方一小部分选官用人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东汉时期,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中央;”可知地方有独立用人的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说明选官用人、考核官员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中央,中央集权加强,综上,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古代官员考核,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不出汉朝的察举制直接造成军阀割据局面,排除 B 项;古代的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C项。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3.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公性惮厚利,而仅取足”“虽切事贸迁,而视财利甚轻,不屑屑较锱铢”以卖米为业,过午辄闭肆,登小楼读书。”可知,张通等商人虽然从事商业活动,但是深受儒家义利观念...

推荐访问:2022年天津一中、益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附答案详解) 高考 天津 详解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