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时间:2022-06-24 09:40: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供大家参考。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On Advancing the Syste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Priority Areas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作

 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京)2016 年第 20161 期 第 4-16 页

 内容提要:

 我国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规模居世界首位,人力资本积累雄厚,支撑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但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培养质量与效益不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适应。对比《中国制造 2025》的新要求,需要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走人才引领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此,建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多层次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推出一流制造业院校“3M10”计划,多途径厚植工科人才培养优势;创设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平台,多主体协同推动特色办学;加强制造业十大领域学科群建设,多方向与产业对接更新教育内容;扩充先进制造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多学科跨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扩充现代学徒制计划,多举措推进培养体系改革;设立制造业人才海外引进计划,新机制扩充双师型教师;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用结合协同育人;新设“鲁班学院”与“大国工匠”STEAM 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供需平台,贴近国际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On Advancing the System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Priority Areas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关

 键

 词:

 制造业/重点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manufacturing/priority areas/multi-level/talent cultivation

 期刊名称:

 《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

 2016 年 08 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制造业总体处于从工业 2.0(机械化)向工业 3.0(自动化)的过渡阶段,为实现《中国制造 2025》确定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1],就要率先在教育领域配合工业 2.0 补课、工业 3.0 普及和工业 4.0(智能化)示范的同时推进。需要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坚持把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育才机制,加快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一、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强国先强教,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战略任务的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占 GDP 的 31%,占全球产值的 20%。[2]总体而言,我国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规模居世界首位,人力资本积累雄厚,支撑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但与美、德、

 日、英、法、韩、瑞士等世界制造业先进国家产业链和价值链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培养质量与效益不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不适应。

 (一)培养体系完整,各类人才基本具备

 我国已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制造业多主体多层次人才培养“四元”体系:“一元”为覆盖中职、高职、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各级各类院校培养体系;“一元”为国家、部委、地方及专业科研机构培养体系;“一元”为国家各类制造业企业协会、各省各类制造业企业协会、大型国有企业研发培训机构参与的行业企业培养体系;“一元”为军工院校、军工类科研机构等参与的军工系统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同时涵盖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全类型教育培养环节。(见图 1)

 作为第一教育人口大国,我国工科优势明显,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世界第一。2014 年中职毕业生达 578 万人,普通学校毕业生 727 万人。从工科大类看,2000-2014 年的毕业生数十年间增长超十倍(见图 2)。2014年,我国工学类本科毕业生达 113 万人,占当年本科招生总数的 33%(所有学科类中占比最高的一项)。专业学科门类设置齐全,基本覆盖制造业各传统领域。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与制造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占比 10%左右。同时,1.36 万个各类职业院校开设了 108 个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3]各学科专业人才数量基本具备,人力资本积累雄厚,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见图 2)

  图 1 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示意图①

 图 2 2000-2014 年我国工科专业毕业生(本、专科)数量②

 数据来源:据教育部官网 2000-2014 年统计数据估算所得。

 (二)培养能力强大,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不足

 人才数量基本满足,但还存在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结构性矛盾。截至 2014 年,我国有技能劳动者 1.57 亿人,高技能人才 4136 万人。[4]2014 年我国制造业相关专业毕业生数远高于世界经济论坛 2015年公布的前三位国家俄罗斯、美国、韩国等的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毕业生数。[5](见图 3)

 图 3 我国与制造业强国 2015 年相关专业毕业生数比较(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据教育部官网与世界教育论坛网站数据综合估算所得。

 图 4 2014 年前后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供需现状(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据教育部官网 2012-2014 年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长期大规模的人才积累形成了巨大人才优势,基本满足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但阶段性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的结构性供需缺口依然存在。课题组按照人才供求关系,依据人才存量及教育统计数据,将现阶段供需状况划分为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过于求三个水平。根据初步测

 算,除信息技术人才供过于求外,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年度最大缺口20 万人左右)、生物医药(年度缺口 5 万人左右)、农机装备(年度缺口 3 万人左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度缺口 2.5 万人左右)四个领域人才供给属于供不应求阶段;新材料、电力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供需基本平衡。十大重点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粗略估计在 50 万人左右。(见图 4)

 (三)培养模式单一,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紧缺

 无论是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还是社会、军工等系统,人才培养多以学科为本位,培养模式单一,依靠本校师资,偏重理论学习,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中低端人才培养量充裕,但科技研发、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等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匮乏。尤其是近年来因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实际困难,学校在教学安排上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训练,难以胜任岗位要求。从十大重点领域具体情况看,中高层次研发和技能人才培养明显缺失,有些领域或高中低各端人才培养均存缺口。普通高校新材料、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领域过于强调学科内的基础教学,忽视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其毕业生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课题组针对十大重点领域部分专家访谈结果显示,相关领域目前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整体相关度、匹配度不高。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领军团队匮乏,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农学、生物医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等

 领域,主要缺乏高层次研发人才;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高端人才需求更为紧迫;农机装备、电力装备等领域,各个学历层次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农机专业在专科层次上呈现萎缩态势,在本科层次上也基本呈现一种收缩的态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更缺乏复合型人才;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从学历层次来看,2009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为 68178 人,仅为职工总数的 23.1%,2012 年这一比例为26.22%,仅有小幅提升。在新材料领域,超过 50%的材料类毕业生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专业,与新材料企业难以招到合适人才形成鲜明对比。(见表 1)

 (四)教育内容陈旧,人才用非所学现象严重

 学科专业设置趋同,教育内容陈旧。这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材料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表现较为突出。首先,相关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多样性与选择性,高校之间专业设置的重叠现象明显,行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上,难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行业特点。以电力装备行业为例,我国电力行业院校、高职院校、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多集中趋同分布在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专业设置多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专业,但层次没有明显区分。其次,新专业开设空缺,

 培养内容缺乏前瞻性,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无法跟上产业发展形势。对照教育部相关专业目录,中职、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本科、研究生阶段均空缺与十大领域完全对应的专业目录。如所有招生专业目录中找不到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名称,只在高校机械类、电气工程等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略有体现。在 420 所拥有材料专业的高校中,80%的学校没有开设新材料领域专业。在中高职及高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十多个学科,但很多专业并没有体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特色,对于“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针对性的智能制造方向缺乏相关学科和专业设置。最后,由于专业区分过于细化,涉及新领域的跨学科方向设置,因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跟不上实践及市场需求。懂信息化的,不懂智能化;懂智能化的,又不懂技术等。例如,我国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十分匮乏,被列入多个主要城市的“紧缺人才目录”。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最缺研发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最缺复合型的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

 学科专业与就业相关度不高(农学、制造大类等),专业设置脱离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用非所学现象较为严重,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 2014 年调查,普通本科专业中农学的学用相关度最低;高职中农林及制造大类相关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近年来,农学或农机装备等专业基本依靠调剂招生,学生就业困难,学用矛盾最为突出。

  二、《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新要求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制造业,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拥有雄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面对制造业全球化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格局的深刻改变,面临发达国家重返和升级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加大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力度的形势,我国制造业正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人才资源战略价值愈加突显,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加剧高端技能人才竞争

 1.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产业链竞争的新优势

 近年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高端“专业+技能”型人才争夺,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欧美有悠久的制造业历史,美国、德国、日本等新近推出的“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占据产业竞争制高点,争取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占领高利润的上端,创国际品牌,打国际市场,走高科技、高利润道路。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知名品牌成功的“微笑曲线”来看,各企业背后均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与技能人才三类人才供应的紧密链条,形成了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产业价值链。(见图 5)

 图 5 成功企业人才链与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示意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虽然近年发展规模与速度惊人,但总体上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全员劳动

 生产率低,产品增加值率低,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薄弱,知名品牌缺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13 年,我国 80%的芯片依赖进口,进口总额达到 2313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20.5%,进口额超过原油,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据统计,我国制造业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仅是发达国家的1/4,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 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40%的水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7]

 美国推行“再工业化”战略之后,制造业发展形势逐渐趋好,再加上雄厚的新技术优势,有望再次巩固其世界制造业第一强国的位置。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综合指数模型测算,我国制造业目前整体处于世界第三方阵(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而中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处于第三方阵)。[8]美国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3D 打印技术、新型材料等领域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本国工业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等一批精英制造业院校为龙头,综合大学、社区学院和科技中学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德国汽车及其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等制造业产业,是出口的优势所在,具有高技术、高利润、高回报率等特征。德国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除了拥有像西门子之类的具有系统架构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施产业导向...

推荐访问: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人才培养 制造业 完善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