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BCG-中国企业如何赢“后疫情时代”

BCG-中国企业如何赢“后疫情时代”

时间:2022-07-01 14:40:04 疫情防控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BCG-中国企业如何赢“后疫情时代”,供大家参考。

BCG-中国企业如何赢“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 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概述 全球新冠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危机,以往大多数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难以处理由新冠疫情危机带来的差异、不确定性与变化。BCG 将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划分为抗疫期、波动期和后疫情时代三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展开具体的思考和分析。中国当下已进入波动期,领先于诸多其他国家。防止疫情反扑和恢复经济秩序是当下最重要的命题。

 •

 抗疫期:疫情感染人数急速上升,甚至突破医疗体系承载能力;经济活动受到严重打击。

 •

 波动期:疫情曲线已被压平,新增感染率趋近于零,经济活动开始恢复,但由于疫苗还未问世,仍需严密监控是否有新增感染和确诊病例抬头的迹象。此时政策对于防止结构性损失至关重要。

 •

 后疫情时代:标志性事件是疫苗已获批、上市并大规模得到使用,或至少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只有在此前提下,经济活动方能全面恢复。恢复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否达到疫情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波动期”的经济政策能否有效防止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结构性损失。

 虽然整体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但中国的经济复苏曙光初现。具体而言, 国内宏观经济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复苏呈现各自的特色。供给侧生产供应有序恢复,复工复产进入“下半场”,主要攻克的难题是复工复产不同步,全产业链缺乏有效协同。在需求侧,根据BCG 全球消费者调研,中国消费者正在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消费者谨慎乐观, 需求逐步回升,且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

 当下,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的联系更加紧密。受全球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仍然跌宕起伏,同时实体经济各行业的运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面临重创危机、或面临中坚挑战,也有创新机遇。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2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的道路充满挑战,但针对历史上国内外企业最佳实践的分析表明,企业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优势,开拓市场份额。自疫情爆发至今,BCG 观察到大多数企业都在持续关注以下九项话题:情景规划、建立能够统筹变革和转型的团队、重构组织与人才战略、争取客户信任、保持供应链和生产稳定、管理现金流与成本、化逆境为助力、加速数字化进程、履行新冠疫情下的社会责任。

 上述举措中,相当一部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求企业付出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做出端到端、系统性的改变,实现质变性突破。对企业领导者而言,长期来看疫情不仅有“危” 的一面,也有“机”的一面。与抗疫期快速且被动的响应不同,波动期和后疫情时代要求企业更加主动,能够充分察觉并理解宏观环境和行业的变化,塑造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方案,识别一系列相关举措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优先级。因此,企业可将这一时期作为开启自内而外、质变性突破的契机。

 BCG 经验表明,改革通常要持续两年甚至更久,分为三个有明确侧重点的阶段:全面评估、快速迭代和价值兑现。全面评估是指波动期大环境下,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全面、快速的评估与诊断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清晰地了解企业健康程度, 以及明确近期优先聚焦的关键。快速迭代指端到端的行动,涉及成本、收入、客户、战略、组织、数字化等各方面议题。因此,在举措持续两到三个月时,应着手评估其成效。一种可行的做法是制定“百日计划”,利用每个领域的关键评估指标考量举措的价值。这一阶段也是打造敏捷文化、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价值兑现指经过一至两年一以贯之的努力, 成功转型的企业可以开始兑现绝大部分价值。并打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构建起长期发展的韧性,持续为增长引擎注入新动力。

 3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1.

 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中国当下处于波动期 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蔓延是一场规模浩大、错综复杂的人类危机。它给医疗卫生系统、政府以及许多企业带来了压力。对大多数领导者来说,这场疫情的不确定性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同维度上,大多数习以为常的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框架都难以处理新冠疫情危机带来的差异、不确定性和指数级的变化。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三个月后,我们开始看到它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影响,以及各异的响应方式。BCG 将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总结成框架,划分为抗疫期、波动期和后疫情时代三个阶段(参阅图1)。在抗疫期,国家或城市进入封锁状态,疫情的指数增长得以控制。之后进入波动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未完全消除,需同时兼顾抗疫与经济秩序恢复, 然而此时仍面临疫情反扑、有再度实施封锁的风险。最后,或早或晚终将进入后疫情时代, 这个阶段只有在疫苗得到普及或有同等效果的替代疗法推广之后才会到来。

 •

 抗疫期:在应对疫情的初始阶段,国家或地区为了降低峰值确诊人数,平抑疫情发展曲线,会实施隔离、封锁措施,从而避免压垮医疗卫生系统。实施严格社交隔离、禁止聚会并取消非必要活动是这一阶段的标志。目前,美国、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全球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处于这一阶段。然而,抑制疫情的同时也让经济放缓甚至陷入停滞, 冲击之大仅靠经济刺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使经济与社会问题变得愈发复杂棘手。

 •

 波动期:一旦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感染人数出现大幅度持续下降,国家或地区领导者和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情形已经得到控制,就进入了波动期阶段。此时,疫情曲线已被

 图1 | 中国当下处于波动期 抗疫期 中国当前阶段 波动期 后疫情时代 “重启” “痊愈” 国内经济活动情况 (如:

 GDP )

 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 医疗系统服务能力 干预措施 危重病例数 时间 受内生及外部干预因素影响,整体发展进程因国家/区域而异,但每阶段发展态势相似 来源:BCG 分析。

 4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压平,新增感染率趋近于零,为医疗卫生系统赢得备战时间以扩充规模,并妥善护理现有病人。此时,可以考虑放宽限制,在保持社交隔离的同时,恢复一定程度的经济活动。但由于疫苗还未问世,仍需严密监控是否有新增感染和确诊病例抬头的迹象。尽管经济活动依然处于低迷状态,经济政策将在防止危机造成结构性损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够决定经济能否回到危机前的增长趋势。鉴于疫情下政策干预的局限性, 在波动期阶段避免再次实施封锁至关重要。

 •

 后疫情时代:进入这个阶段是全球共同的目标,标志性事件是疫苗已获批、上市并大规模得到使用,或至少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只有在此前提下,经济活动方能全面恢复。恢复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能否达到疫情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波动期经济政策能否有效防止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结构性损失。

 中国当下已经进入波动期,领先于诸多其他国家。这是由于在疫情初期,政府果断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力隔离措施,湖北省16 个城市封城、全国31 省启动一级响应,采取不同程度的阻断流动措施,有效延缓、阻断病情蔓延。在全球观察者的认知里,中国政府的决心不仅仅是控制疫情,还要彻底消灭病毒。在两个半月后,数据显示中国的抗疫举措已经很大程度上取得成功。本地病例清零两到三个星期后,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放宽限制措施, 目前湖北也已经解封,从抗疫期阶段进入了波动期阶段。防止疫情反扑、兼顾经济秩序恢复是当下最重要的命题。

 相比之下,截至4 月下旬,欧美许多国家仍处在抗疫期,原因多为实施封锁措施的速度较慢,限制措施也相对更加温和。这些地区的确诊病例迅速增加,甚至超过了湖北省, 而目前疫情曲线才刚刚出现平缓迹象,无论是现存确诊人数还是医疗系统负担依旧居高不下。

 5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2.

 波动期的重点任务:恢复秩序,重启经济 在紧急实施强力举措之后,中国经过了抗疫期阶段的至暗时刻,目前正处于应对新冠疫情的波动期,经济复苏曙光初现。此次疫情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不同行业也产生了直接冲击,给行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后果。在避免疫情复发和反弹的同时,中国政府正逐步有序地恢复生产、推动经济运行,并系统性配合民生和治理的解决提升方案。

 虽然中国疫情局面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疫情本身及中国采取的严格管控措施不可避免地对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官方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中国GDP 增速放缓, 下降6.8%。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进出 口总额同比下降 6% 1 。

 虽然中国已走过抗疫期,进入波动期,但由于全球经济的密切相连。各主流金融机构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预测也在不断下调。彭博社数据显示,在3 月底到4 月上旬,多家金融机构将中国2020 年整体GDP 预测持续下调至2.7% 左右,但对2021 年保持乐观,预测增速的中位数在 6.5% 左右 2 。

 上文提到BCG 总结的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持续时长、以及这一时期特性导致的经济损失来评估不同情境下,全年经济产出(GDP)的潜在损失。持续时长与疫苗的研发速度和替代治疗方案的可得性直接相关。而波动期的经济损失评估则相对不那么直观,需要综合衡量疫情下的经济、社会政策给实体经济中各行业以及个体带来的损失, 并通过结构化的模型,将其转化为宏观经济学意义下的产出指标。

 虽然外部对国内宏观经济预测处在下调阶段,但通常较为悲观的未来增长预期建立在供给侧要素遭受结构性破坏的基础上,而这一现象在国内并未发生。当下供给侧要素的恢复情况相对积极,例如与疫情初期相比,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劳动力市场稳定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 3 ,比2月份下降0.3%, 尽管前期疫情冲击严重,复工复产后全国也未出现大规模裁员事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客 观的心态看待众说纷纭的假设和预测。

 具体而言,国内宏观经济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复苏呈现出以下特色。

 生产供应有序恢复,复工复产进入“下半场”:截止4 月,中国大部分企业已经基本恢复生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复工率超过99% 4 。但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需求端的

 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2

 3 月27 日至4 月10 日彭博社统计数据。

 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4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6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冲击和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导致中国以进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国外需求下降导致外部订单减少,以及国外经济停滞导致原材料和元器件供应不足。不少国内企业因此被迫减产、调整生产计划。下半场的关键挑战在于复工复产不同步,全产业链缺乏有效协同,这对中国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也是倒逼企业增强忧患意识,提升供应链柔性,加大数字化和科技投入的契机。

 消费者呈谨慎乐观心态,消费需求逐步回升:根据BCG 新冠疫情期间的消费者信心调查 5

 显示,与疫情前相比,居民整体消费意愿正在恢复中,尤其对于出行等品类的消费信心恢复较慢。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消费者正逐步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对疫情的谨慎乐观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日常生活重回正轨:中国消费者乐观情绪逐渐升温,推动消费预期发生变化,日常生活步入正轨。同时,储蓄至上的观念带来的积累让中国消费者比其他地区更快地恢复正常消费水平;

 2)

 居安思危渐成常态:77% 的消费者表达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59% 表示了对个人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忧虑。同时,在消费行为上,消费者对旅游出行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的信心较低,差旅外出相关品类仍面临挑战,而预防性保健、维生素或补充剂、有机食品、儿童保育品类全面领跑;

 3)

 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从适应“居家隔离”,到注重“居家品质”,再到“居家场景”逐渐铸就新的消费观,79% 的消费者认为疫情影响其生活方式,42% 的消费者认为疫情将永久改变其生活方式。许多在疫情期间形成或触发的新消费习惯将会长期保留,例如烹饪、居家休闲、直播引领的新电商、宠物护理、美容健身等等;

 4)

 较其他国家更为乐观:根据BCG 调研,38% 的中国消费者表示相信疫情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43% 的消费者认为中国现在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安全,这两项比例甚至能高达欧美消费者比例的十倍。同时,相比于欧美消费者,中国消费者表现出了更高的消费意愿。

 据BCG 模型测算,在管控得力、复工复产有序、消费者信心稳中向好的积极场景下, 相较于疫情未发生之前的情形,波动期对国内整体经济的影响应该在5% 到15% 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中国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影响各异,在分析各地区与行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此测算考虑的是疫情冲击下,社交隔离等措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直接影响, 并未考虑宏观政策、调控、贸易顺逆差等因素带来的潜在影响。

 5

 BCG 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信心调查是以每1—2 周的频率对五个国家(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消费者开展的在线问卷调查,本调研由 BCG 消费者洞察智库( CCI )与全球最大的第一方数据域洞察平台 Dynata 合作完成(最新一期完成于4 月13 日,样本量为2,532)。

 7 把握当下,制胜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赢在“后疫情时代” 2020 年 5 月 波士顿咨询公司

  同时,历经抗疫期震荡的中国资本市场仍然跌宕起伏,根据Captial IQ 数据库对中国市值最高的500 家企业的追踪,中国所有行业的股东总回报在疫情...

推荐访问:BCG-中国企业如何赢“后疫情时代” 中国企业 疫情 时代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