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全文)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全文)

时间:2023-06-21 08:25:05 教案设计 浏览量: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第1篇《木兰诗》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木兰诗科目语文班级41班教师马文军一、教材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朝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杀敌、凯旋回朝、建功受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供大家参考。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木兰诗 科目 语文 班级 41班 教师 马文军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朝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杀敌、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诗歌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朗诵背诵;大量应用互文、复沓、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语言充满民间语言风格,需要认真体会;木兰的故事千百年传颂,更要体会木兰的品格和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结人物塑造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背诵法: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能够当堂背诵,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合作讨论法:重在自主合作结合翻译课文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复述法:复述课文内容。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PPT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秋瑾、刘胡兰为革命英勇就义、此外还有邓颖超、撒切尔夫人等历史人物以及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文学人物。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

学生回答古今中外的巾帼英雄,听教师讲花木兰的故事。

本环节通过古今中外的巾帼英雄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木兰的兴趣。

自主学习 1、简介《木兰诗》及《乐府诗集》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教师范读,规范字词读音、停顿及节奏。

学生搜集整理关于《木兰诗》的文学常识,了解它在历史上的文学地位。

初读诗歌根据教师指点,标注读音,划分断句。

本环节目的是了解诗歌文学常识,正音断句,为进一步学习诗歌做准备。

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

疏通文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对照注释,翻译诗歌。特别注意互文诗句的翻译。

提示: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 1 GB3 ①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根据对诗歌情节把握,复述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书,自主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验,在全班展示翻译结果。

其他同学和教师指出翻译不足和遗漏,补充矫正。

在翻译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注意诗歌对情节的详略处理。

奔赴战场和征战沙场写的简略,其它内容详细。

本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借助注释翻译文言的能力,并准确把握故事情节,知道情节的详略处理情况。

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讨论:

1、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在结构上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简洁。

2、你从木兰的答话中可看出木兰怎样特点?

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这些战具?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重点字词“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等。

⑵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加强合作学习指导,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⑵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朗读诗歌的主要方法,背诵诗歌。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文章,感受内容

一读,辨字音。重点字词: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二读,知大意。给诗歌另拟个小标题,例如:我心中的大海;
山里娃的梦……

三读,理内容。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例如:

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第二节写我追寻心中的海;

第一节写我童年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长大后的感悟和信念;

……

朗读方法可多样化。自由朗读,齐读,男女分节读等,可视情况灵活运用。力求以形式丰富的朗读,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对诗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整体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例如:

“山那边的山啊,为什么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里的‘种子’是指什么?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山的那边是海啊,用信念凝成的海’,为什么说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妙词佳句赏析,例如: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因为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更坚强了。

四、精读课文,设计脚本

好诗不厌百回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文贵自得”,“读中有悟”。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设计,编写朗读脚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淋漓尽致地演义出来。

例子:

哦,山那边/是海吗?(“是”字重读,句子呈升调。要读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信念凝成”应重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突出实现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坚定。)

先由学生独立设计,小组内交流、试读,然后在班级展示。

明确:第一节情感变化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最后融合全班的设计成果,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五、体验与反思

经过这样反复的朗读,你们明白了诗中的“山”和“海”象征什么吗?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小时候――――爬山、看海――――失望(不懂妈妈的话)

长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悟出妈妈话之含义)

现在――――生活、哲理――――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新的生活。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而与之相对的,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作者简介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集《老舍文集》,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播放朗读视频(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勾画。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问题设计如下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明确答案: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作者围绕济南的冬天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水

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温晴

小组讨论

1、作者是怎样突出“温晴”的?

引导总结:对比,突出特点----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对比---无风

(伦敦---向晴 宝地

(热带---温晴

(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再读第一段(感受对比,感受温晴特点)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快速浏览课文,讨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

明确:

总--分--总

(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山

(济南冬天的水

四、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作业布置及板书设计

预习2-5自然段

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1 温晴

二、2-4 山

三、5 水

第二课时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4篇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课文感知】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描绘过许多奇幻的神话,沙漠中一夜之间建筑起宏伟的宫殿,美丽的城池,这些神话是人类想象力的伟大产物,但我想也是古时候的人们对未知的海市蜃楼的描绘与神化。现实世界中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这个词语,但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

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2、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3、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 通览全文,了解全貌

② 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识记生字词

断清句层次

朗读按标点

难句村出来 分析理解词语

省略补出翻译

精读分析理解

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三、体味探究

1、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2、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3、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四、展开想像,自主讨论

1、山市形成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2、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4、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通过语言或图画描绘山市的奇伟景象)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五、拓展延伸

1、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科学阐释或相关故事。

3、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5篇

情感目标

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哲理,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一种信念、一个哲理,意象壮阔,诗意跌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练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诗中“山”与“海”对应,形成强有力的冲突,波澜迭起,显现出情感的起落。关于“山”与“海”,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要调动生活经验,激活思维,以求深层探究。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意蕴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从诵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探究关键词语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一个山区孩子面对无言的群山时,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的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了生活中不倦的追求。今天我们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二、资料助读

投影:

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像,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三、诵读感知

1.学生默读全诗,勾画出诗歌的生字词并疏解。

投影: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 诱惑( ) 一瞬间( )

隐秘( ) 喧腾( ) 痴想( )

教师明确,学生识记:

凝成(nínɡ):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诱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隐秘(mì):隐蔽,不外露。

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痴想(chī):发呆地想。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诵读中的语气、停顿和情感表达。

3.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语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4.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到:如对诗歌中“山”与“海”两个鲜明意象的感知;
对追寻大海中遭遇挫折但又富有坚韧、乐观的体会;
对诗歌中“山”与“海”寄寓深层含义,是理想与挫折的象征等。

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山”与“海”蕴含着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海”的深层含义是指理想的境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群山比喻重重艰难险阻。

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5.学生齐读,体味凝练而形象的诗歌语言。

四、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疑难诗句可能有:

(1)“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2)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归结:

(1)王家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6)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2.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如有不完善的地方,鼓励学生补充。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3)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5)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明确:

(1)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

(2)“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3)“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王家新创作谈),

(4)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5)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转。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

3.学生表情朗读全诗。

4.语言运用:

仿照示例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坚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这种告诉,是借助于“山”和“海”两个具有审美意义和价值的形象来进行的。“山”,一个实际生活的境界,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
“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是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山那边是海”把诗人的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所以寄寓哲理的形象美是这首诗歌的鲜亮的特色。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6篇

第一课时 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

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 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 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两道仿句题。

一道语境题。

第二课时 阅读讲评

讲解试卷中说明文阅读(10分)记叙文阅读(11分)议论文阅读(14分)

一、学生研究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交流,讲解试卷。

记叙文属于课内段,考前重点讲解过,并配发复习提纲,略讲。

1、重点讲解说明文《天坛之美》,原因是学生失分较多,文章比较典型,以此为例,点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说明文时,注意到“三抓”——抓题目、抓结构、抓重点段。

首先抓题目。一般说明文的题目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直接以说明对象为题,这种文章注意关于说明对象特征的中心句,从而把握说明内容;一种以说明对象为主,暗含说明特征,如《天坛之美》,这种文章要把暗含的内容具体化。如《天坛之美》这篇说明文,通过阅读知道“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就是说明的主要内容。

其次抓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总”、“总-分”、“分-总”形式,以《天坛之美》为例,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文章第一、二段介绍天坛的意境美;三、四、五段分别从高、圆、清三方面说明了天坛的意境美;第六段总结全文“天坛的意境美”,是“总-分-总”的结构。通过理清文章结构,结合各段中心句就能把握说明内容,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了。

第三抓重点段。以《天坛之美》为例,还设置了这样两道试题:14、作者从天坛的意境美中依次读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哪些思想境界?16、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3分)这两道题都涉及了文章的具体段落。这就要求考生首先找到相关段落,把握本段说明内容,理清本段说明层次,稍加分析整理,就可得到答案。

2、略讲议论文《读书使人优美》。

重点讲25、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一句的理解。(3分)

理解句子的方法指导:回归原文,抓重点词,找上下文,同义词互换,组织语言表达。

一、学生学习方法总结。

二、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说明文《“中东水塔”——戈兰高地》阅读训练。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讲评试卷中作文(50分)

一、话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个题作文

(1)岁月匆匆,十一二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童年走向少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二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学的微笑,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这关爱如鲜花、如雨露,平平静静地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就能发现其中特别的情味。

请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审题立意

拓宽全面拓展话题

挖深深刻挖掘

立准寻找最佳立意

三、布局谋篇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一个完美的结尾

一个清爽的文面

四、例文赏析

十二岁,我多了一分成熟

十二岁,我多了一分凝重

十二岁,我多了一分感动

平凡的爱

五、学生修改作文,并自评和同学互评。

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试卷讲评课它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策略。“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7篇

学习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抓住细小关节部分来理解,由表及里的领会作品的意思。

初步认识和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中学语文学习的特色及基本方法:独立思考、想象联想、由我及人与由人及我,等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到的中学语文的第一篇课文。因此,从内容到方法,它的学习都应有一个恰当的过渡。所以,我们应从内容上着手,引导学生进入中学语文学习的进程上来。

就本篇课文而言,第一课时便也应以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为重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渐进入作品的核心要点。因此,指导学生从细小关节部分入手,独立思考,大胆想象与联想,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理解“我”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指导的难点所在。

方法要求

诵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作品,在声音表达与意思理解中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有目的地明确地提出小问题,让学生从小问题去思考、探究,在探究这些小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大问题。

时间安排

第1课时共3课时

学习过程

一、学习导入

1、(登高望远,山外有山)

2、导入课题:在山的那边

二、阅读感知与指导

1、范读。在听读中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与感情基调。(这步很容易完成)

2、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由朗读来理解“我”的思想感情。(这步不容易一下子就弄懂,只能是一知半解,但也足够了)

3、解读。师生共同解读作品,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虽然有点难度,稍稍点拨,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得通的:我们不是也像“我”一样,很多时候也常常一个人发呆,遐想万千?你在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4、阅读指导

(1)年幼的“我”经常想一个什么问题?妈妈给“我”的答案是什么?

(2)当“我”爬上那个山顶后,“我”看到了什么?这给“我”什么样的打击?

(3)在失望而归之后,“我”后来是怎么做的?(在失望而归之后,我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妈妈,那个海呢?既相信又怀疑)

(4)长大的“我”是怎么追寻到妈妈所说的那个海?(难点所在)

三、学习互动与交流:长大的“我”怎么追寻到妈妈所说的那个海

指导学生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理解和体会“我”长期坚持不懈的追寻和探索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我怀着永不放弃地好奇心,坚持不懈地探究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①调整顺序:按正常的思维方式把这三个诗句重新排列

爬上山顶——失望——鼓起信心向前走……

②如果把它们的顺序巅倒过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失望——爬上山顶——鼓起信心向前走……(爬上山顶——失望;
失望——爬上山顶,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决定了最终找到妈妈说的那个海?

(失望——追寻……找到那个海)

(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是学生可以自己领会得到的)

3、从“我”的经历,你觉自己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什么道理?

(要有梦想、有信念;
有好奇心、有恒心)

四、诵读感悟

1、深入品读作品,思考:诗歌中的那个“海”的涵义?

2、理解下列词语在作品的含义

痴想隐秘铁青诱惑喧腾漫湿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4、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报道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报道登月的全过程以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板书文题、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二、预习检测

1、小组长检查字词。

2、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三、快速阅读,合作交流。

1、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再次浏览文本,小组合作画一张登月全过程的示意图。

登月全过程示意图 时 间 事 件 进 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 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飞船进入大气层

2、小组合作,分为四个大组,以记者的身份撰写登月过程新闻稿。班内展示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教师给予点拨,学生报道结束给予评价)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精彩朗读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对此有何理解?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2、195小时的登月探险,为什么在不长的篇幅里就能把它叙述完,这有值得借鉴的技巧吗?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哪些不重要的内容略写了?)

我们总结,如何把复杂的过程叙述的完整清楚?

顺序不能乱,如果有阶段时间,把各阶段时间注明,重要内容详写,不重要的内容略写,甚至不写。

五、拓展延伸

1、出示能反应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有代表性的图片,学生加以想象进行写作。

假如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六、课堂小结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9篇

【学习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认知)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能力)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能力)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⑴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⑵“山”、“海”的象征意义。

2、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材分析】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所以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挥的空间时,教师也要注意有艺术的引导,以期不会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一定的“伤害”,这将不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真正贯彻,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确与个性的感悟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想】

一、学习方法

读──讲──读──赏──读。

“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二、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读课文做到字正腔圆、顺畅流利。

2、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⑴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

诗的第一节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⑵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

(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处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齐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

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喜欢的句子,丰富语言,积淀语感。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研习课文

诗的语言是非常新颖、凝练、含蓄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一起讨论。

1、自主阅读。圈划批注。

2、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课文悟读:

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提示:“铁青”词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根据语境,应选择盛怒时人的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这句诗言简意丰,语言既形象又生动。诗人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⑵“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提示: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备问: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这句读一读。

学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细加品味,细微处有无限烟波。

⑶“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

提示:细加品味“在远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湿”。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它给人以艰苦奋斗的内驱动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满荆棘,只要坚信远方有海在为你暄腾,你将充实而有活力。虽然渴望实现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屡败不馁执着地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终的强者。

读法指导:关键字词在朗读时要做突出处理。平时要多提高语言感悟力多揣摩发现!

⑷“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提示: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抓住关键字词“不停地”、“无数座”、“一次次”、“终会”等。理想境界的实现最终是属于耐心等待的人。不能因为达不到预定目的就大失所望,前功尽弃,踯躅不前。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只会让你陷入失望的深渊。只要执迷不悔,勇往直前,努力耕耘,理想定会不期然给你惊喜,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环节品味与朗读的结合,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不失紧张)

3、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后,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师生对课文内容相互质疑。

三、体验与反思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首诗我们已深深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课外荐读冰心哲理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海)

重重困难理想境界

不懈努力

让好诗陪伴大家一起成长!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朗读、解读古文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3、引导学生了解山市、海市等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

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理清山市变化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先欣赏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生活在淄博的同学都应知道此联出自哪里、写的是谁──它悬挂于淄川蒲松龄故居,是对蒲松龄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收入作品500篇,除描写狐鬼怪异的故事外,还收入了一些奇特的事。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山市》,文中也称“鬼市”描写的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三、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可选择不同方式阅读,如默读、轻声读、放声读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标记疑难句子。

四、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子

1、给下列字词正音。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高垣睥睨 黯然缥缈

2、难句理解:

然数年恒不一见。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五、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写山市,以什么为顺序?

──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忽见、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

由此可见山市变化很迅速。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市变化的?

──作者以目击者的口气描绘山市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高楼、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本文的语言特点如何?

本文语言生动,多用夸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的表现了“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美景。

六、拓展

1、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科学阐释或相关故事。

【备注】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因他著有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世称“聊斋先生”。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

1、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开始教学借助联想和想象的作品的教学单元,引出《皇帝的新装》。

二、简介作者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简介童话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四、正字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钦差qīn更衣gēng(改换)

随声附和hè(“跟着唱”、“跟着说”)和好hé 自称chēng(“说”)相称chēn(“适合”、“配得上)

圈定quān,(“画圆形”讲)猪圈juàn,(养猪的栅栏)

五、分析

(一)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

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二)分析段落,概述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喜欢穿新衣服,(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2至4段)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5至22段)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段至末尾)(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三)口头复述故事。

要求:(1)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2)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

(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四)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五)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要求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

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⑴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

⑴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⑶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⑷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比一比,组成词。

耍( )虑( )稿( )淘( )踩( )贪( )跤( )

要( )虚( )搞( )陶( )彩( )贫( )绞( )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3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童话运用想象的艺术特点以及运用夸张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

2.正确认识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品析人物形象。

2.通过梳理写作思路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依据主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早有了解,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但往往流于情节与人物的浅层理解。因此,本课主要采用复述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同时通过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童话主旨的理解。

1.童话篇幅颇长,不宜在课堂通篇朗读,通过复述梳理脉络,抓住叙事要素即可。

2.学生对于童话有个性化理解,分组讨论可开阔学生思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全班的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

3.童话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想象,最后的拓展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六两个单元引导我们走入大千世界,探索万事万物的奥秘和见识各色各样的人物。我们已经在第五单元中见证了伟大的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将走入想象的世界,看看在想象中折射出来的各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走入的就是想象最为丰富的童话世界。而提到童话,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位大师,那就是──安徒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二)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对安徒生和他的创作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创作160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在《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皇帝的新装》《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主题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与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为主。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为理解童话主旨做铺垫。

(三)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

师:(1)下面是关于这篇童话的结构图,请大家根据结构图复述童话的情节。

(2)童话刻画了哪些人物?这些人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你能否用一个准确的动词将人物和“新装”表现出来?

(明确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设计意图】抓住童话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发展过程。

2.选读重点情节,读准字音。

炫耀(xuàn)愚蠢(yú)妥当(tu?)钦差(qīn)滑稽(jī)陛下(bì)

赐给(cì )爵士(jué)头衔(xián)勋章(xūn )称职(chèn)呈报(chéng)

御聘(yù pìn)骇人听闻(hài)随声附和(hè)

【设计意图】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引子和开端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2.文章的X和结局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3.骗子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分别分析大臣官员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5.文中刻画了哪两个群体形象?他们说谎的原因和皇帝大臣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群体形象的刻画有什么意义?

6.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童话的情节?从行骗者和被骗者的角度分别分析谎言不被揭穿的原因,从中分析这篇童话的意义。

师点拨: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X,而这个X是有两个骗子导演的,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穿X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那么这个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就围绕着一个“骗”字显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就是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狡猾的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那么该如何来评价文中的骗子呢?两个骗子其实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X当作一面镜子,一方面照出了文臣百官的丑恶灵魂,也可以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病态。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X全身在大街上X,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设计意图】深入探究童话的主旨。

(四)语言品析

1.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提示:抓住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特点,紧扣皇帝的身份,从修辞手法作用的角度分析。)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提示:结合说话人的身份,从语气语调的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

(五)拓展思维训练

就下面设定的情景,展开大胆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如何?

2.大臣走后,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

3.皇帝看到新装后,想象皇帝回到宫里想什么做什么?

4.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设计意图】把握童话主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愚蠢的皇帝在X全身X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做?是怒不可遏地将小孩子抓起来,给予严厉惩罚,还是悔过自新,做一个一心为民称职的好皇帝呢?请你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将本文所X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

(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点评】

这篇教案经过执教者的实践,在全区召开的七年级语文课改培训会上面对二百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成功的观摩课,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诗歌教学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的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诗歌美的欣赏。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3、较好地把握了诗文的内涵,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读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5篇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老舍先生用优美、亲切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品位文章生动形象语言。

两课时

创设情境 引导点拨法 对话教学法。

自主探究

一、导入

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的济南,真可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径,柳丝拂面,空气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远眺青山起伏,连绵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老舍先生对济南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济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提问:谁能介绍老舍的有关知识?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剧本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年)、《茶馆》(1957年),另外还有《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等都曾轰动一时。这中间,《龙须沟》影响最大,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四、播放课文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听读过程中请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思考下列问题:

1、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突出天气的这一特点的?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的?

考察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附:重点字词

设若:假若。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明确:(1)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温晴”。

(2)作者以自己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

在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后,作者又从济南的山和水两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

五、分析与探究

分析第1自然段:

作者用了什么写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对比写法:北平(多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无重雾)

热带(日光毒、“响亮”) 济南(无毒日)

特点:“温晴”——推论:“宝地”

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明确: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提问: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⑴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⑵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
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⑶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3、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

【学习设置】

一、课文感知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
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三、课文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中国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四、朗读课文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五、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六、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七、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教学方式】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1、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2、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

2、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

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代讲是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7篇

教学目的

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

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

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

鞍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i,当劈开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傍地走:bàng?,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教师范读全诗。

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2段为第一部分,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第3&127;段为第二部分,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第4段为第三部分,&127;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5、6段为第四部分,写出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乡。第7&127;段为第五部分,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

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127;也都有道理,应予肯定。

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板书:表明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板书:毅然代父从军)。

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先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排比铺陈?匆忙购置?急切准备出征)。

(2)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板书:反复),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板书:烘托),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奔驰遥远征途)。

布置作业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8篇

学习一些朗读技巧。

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

理解木兰形象。

【教学创意】

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感染、启发、引导学生背诵全诗,也可请已背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背诵表演,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木兰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板书),来寻找其中的答案。

二、朗读指导

教师带表情范背。让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背诵时节奏的变化。

解决生字词,重点注意几个问题。“十二转“的“转“就读zhuà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要注意理解在这首诗里出现的互文修辞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学生齐读全诗。

教师逐段指导学生朗读。

第1段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3、4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第2段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中的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该怎么办呢?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第3段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像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第4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词要相对压抑,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了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胜利凯旋的气氛。

读第5段前四句要强调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到段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

读第6段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要与老人颤颤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们反复打量已换女妆的木兰,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19篇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对大海有好奇之心吗?你们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

师: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在海边,时不时可以去看海。第一次看到大海心情是无比兴奋的,大多数情况下大海风平浪静水天一色非常地广博浩渺,到了涨潮,特别是台风的时候大海又会掀起惊涛骇浪,波涛澎湃。总之,大海是神秘的,变幻莫测的,让人好奇又神往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现代诗,来看一下,作者所说的大海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二、积累整合

1、看导语,默读课文。

师:大家看导语部分(教师读一遍),带着问题,大家默读一遍课文,初步把握诗歌大意。

2、读一读,写一写。

教师板书: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一瞬间

学生齐读上述词语

3、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先朗读一遍,大家注意听字音和停顿、语调等。

师:诗歌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朗读,只有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步体会诗中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的朗读才算读得好呢?有哪些标准呢?

生:读准字音、语气、语调、停顿、读出感情、对诗有自己的理解

师:很好,这些也是背诵诗文的关键几点。现在同学们带着这些标准自己练习朗读。

生:自读、齐读。

三、感受鉴赏

师:插入作者简介。《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无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在诗中,我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作者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根据你的理解,他实际上在寻找的是什么?“山”和“海”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吗?“爬山”这个过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生:山,象征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和重重困难;

海,象征人生奋斗的目标、理想的境界。

爬山,象征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战胜困难。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中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用信念凝成的、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思考领悟

师:很好,作者在第一节中叙述的是小时候的渴望、困惑,现实中的山和海,而在第二节中叙述的则是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写的是象征意义上的山和海,是用信念凝成的、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此外,我们知道,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文,找出诗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点评,或找出诗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明确: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明确:拟人。“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明确: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明确: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五、应用拓展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诗歌主旨,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主旨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了: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20篇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学会讲述童话故事

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

3、分析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

2、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接触新课,走近作者

1、写出你知道的童话故事,说说看童话有什么特点?

2、写出你知道的本文作者的相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故事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把本故事压缩在150字以内

3、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四、研究课文,理解内容

1、刚才我们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试试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五、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21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3、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5、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6、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洁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3)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改编剧本、童话主题的多元阐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ji1)陛下(bi4)头衔(xian2)骇人听闻(hai4)钦差大臣(qin1)随声附和(he4)炫耀(xuan4)勋章(xun1)称职(chen4)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X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导语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脉络

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三段: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策四段:从“这样”到完。

2.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讨论并归纳: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3.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4.提问: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讨论并归纳:“为了”、“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滁非”、“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等词。

5.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8.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9.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

12.根据板书,复述“做新装”部分。其他同学评价。

四、小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

2.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代化设计

(-)看下面句子的含义写出词语:

1.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X2.使人听了非常震惊。X3.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X4.忙着做各种事情。X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1.称赞()称职()称杆()

Achen4B.cheng1C.cheng4

2.差使)差错()差不多()参差()

Acha1B.cha4C.chai1D.ci

3.走着()高着()着急()着眼()

Azhao1B.zhao2C.zhuo2D.zhe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的括号里。

1.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2除非为了去眩妖一下他的新衣服。()3.他就到那两个狡滑的骗子那里。()4.皇帝锡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阅读课文,准备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二、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复述了“爱新装”、“做新装”两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三、正课

1.提问: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做样赶夜工?

讨论并归纳:因为他们要赶制新衣。

2.提问: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讨论并归纳: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的优点。

3.提问:皇帝穿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

4.提问: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讨论并归纳:写出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5.请几个学生复述“穿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皇帝穿着“新装”开始X,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提问: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8.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

讨论并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

9.请几个学生复述“展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10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11.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12.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讽刺了封建统治阶段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课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极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着身子试穿新衣,赤身露体的在大街上X都是极度夸张的,你认为现实中有没有这种情况?

讨论并归纳:童话是生活的反映。是有其真实基础的,在封建时代,什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确是穷奢极欲,荒.唐可笑;大臣们也都明哲保身,自欺欺人,阿谀逢承,被愚弄被压迫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们总是善于投机钻营,欺骗有术,而敢说真话的人往往反而倒霉。因此,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有可能发生。

1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也可以表演课本剧)

四、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4、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X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们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令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I”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上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说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l.这段文字选自X体裁是——作者XXXX是XXXXX国家的儿童文学家。

2“‘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表现小孩天真,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B.表现小孩子机智勇敢。

C.表现小孩子胆子大,不怕别人说他愚蠢。

D.表现小孩子看出皇帝的愚蠢。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天真”的原义和在文中的意思是:()A.性格活泼、浪漫。表示小孩纯朴的特点。

B.心地单纯,性情率真。表示小孩未受污染,能有勇气讲真话。

C.性格开朗,谈吐自然。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的夸奖。

D.心地单纯,性格直率。表示小孩爸爸对孩子不懂事的掩饰。

4.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是:()A.外貌描写几语言描写C.行动描写外心理描写5.对“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一句的正确理解是:()A.出于种种原因大家不敢说真话,只好借小孩之口来表达。

B.赞赏小孩有勇气,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真话来。

C.责备小孩不懂事,不该说皇帝的坏话。

D.嘲笑小孩太愚蠢,竟说出这样的荒.唐话。

6.皇帝上当受骗最主要的原因是:()A.皇帝生活奢侈,一心想得到漂亮的新衣。

B.皇帝追求虚荣,愚蠢透项。

C.骗子的计策正中封建统治者的要害。

D.皇帝身边的大臣对皇帝阿谈奉承,欺骗。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22篇

教学目标

1.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借助课文内容与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说说课文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指名回答。(讲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写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4.教师:你喜不喜欢老舍先生家的猫?为什么?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平时见过(或养过)的猫没有老舍先生家的可爱,那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自学。

3.自学反馈。

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

(说它老实可是又贪玩说它贪玩可是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

三、研读品味

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过渡: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B.它很贪玩

4.学生讨论。

(A句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5.教师: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还是尽职的猫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

㈡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渎。

2.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

3.A句和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4.教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

5.学生模仿猫的各种叫声,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

6.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

教师:这些都是大花猫高兴时的表现,它要是不高兴时就一声也不出。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倔强呀。

㈢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大花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却非常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3.学生说。

四、领悟写作方法

1.默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特点?

2.追问: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

3.教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学生畅谈。

五、课堂小结

1.结合板书,要求学生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长大了也一样讨人喜欢。从老舍的真实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自己家的猫呀!我想,不仅是猫,只要是小动物,他都会因为他有一颗爱动物的心。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 第23篇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必备 设计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必备23篇) 初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