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5篇【精选推荐】

2023年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5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11 15:45:06 公文范文 浏览量: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5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5篇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篇1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

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

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

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

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篇2

一、学会利用语文书

不要单纯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读课本。

学期初,新书一到手,先要看目录看说明,甚至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任务。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六步读书法。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在利用课本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复习,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利用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尤其是初一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学会上课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2、耳听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

3、笔记

看明白听清楚并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记笔记,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记重点,老师的板书、开场白是重点。有的学生开头没注意,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4、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这是一个模仿学习的方式,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总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反应与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认真对待作业

做作业,要目的明确,切忌以下几点。其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向老师交差;其二,做作业前不认真看书、消化课本内容,甚至连概念都没弄清;其三,不动脑筋,套书本格式做作业;其四,抄袭别人作业,互相核对答案。这样做作业尽管也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错误多、效率低、容易遗忘。

做作业究竟应达到什么目的呢?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它可用来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第三,通过做作业,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做作业可以累积资料,为了全面复习做好准备。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按照阅读学的原理,阅读效率等于阅读时间乘上阅读的认识水平。如果是考试,阅读时间对大家是同一的、公平的,可以说是一个常量。而阅读的认识水平则因人而异,各人的差异极大。要提高阅读的认识水平,当然要靠平时的多读和考时的读准。而这点又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平时阅读量甚少,即便读了,其实也不是“读书”,而是“看书”,关键之点是没有读出声音来,亦即没有朗读,正因为没有朗朗上口的朗读,缺乏出声的吟诵,所以没有语感,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强,要进行阅读和写作是有困难的。

1、熟读、背诵的习惯。古代的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他们日日诵,天天读,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唾沫横飞,读得喉干舌燥,所以古时候有“手肘成胝,口舌成疮”之说。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因为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实现识字悟意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汉语所特有的审美表现力。比如,汉语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那和谐悦耳的韵律感,不通过诵读是很难品味出来的。其他诸如词汇美、句式美等,都要在反复诵读中予以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要熟读成诵,特别古诗古文。常说语文学习“要死要活”,就是要“死背”。自己不读不背,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中学时代,是青少记忆力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能开阔视野,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错过“季节”要补救,就来不及了。

2、精思的习惯。读书的同时必须学会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精思,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独到的理解、独到的体验和评价,才能产生新的疑问,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展。

3、博览的习惯。我们说某人学识渊博,“渊”是指高深,“博”是指广泛,语文学习最讲究“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涉猎,以开阔视野,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希望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广泛的浏览各种报刊杂志,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学会粗读、通读、跳读等方法。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水平自然也会提高的。

4、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字学科,学习中离不开工具书。工具书用好了,学习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学生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告诉他。我请他自己去,培养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后少问这样的简单问题。

5、有意识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般的人对读过的书日子久了就没有多少印象了,等到要用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意识的积累,可以使人博学多才,用时得心应手。

五、良好的写作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字是门面书是屋”,可见字迹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写字体现人的风格、品质和人文素质,从执笔、坐姿、放本子、距离等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其实,平时写字就是一个很好的练字过程。

2、勤于练笔的习惯。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每天坚持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叙事、状物、抒情,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随笔、命题作文等。害怕作文,可以理解,那是自己把作文看得太高深,没有谁要你当作家,你要明白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习语文,不能囿于课本。课本上学的大多是“语言”,而生活中学习的大多是“言语”,而母语的习得更主要的是来源于生活,从阅读书报到欣赏影视文化;从人际交往到“听君一席谈”,我们无不都在学习语文。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还有另外的一种方法,可以借鉴。写作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平时读报或读杂志之类,遇有认为合适的题目或题材,先不读作文或原作。自己也做一篇,然后将原文或原作与自己的作品两相对比,以便找出差距(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立意构思以及语言等诸方面的问题),以明确自己欠缺和应该弥补的地方,然后再重写。如此这般,若干次以后,你会发现你飞速地进步了。还有一种方法,如对同一个问题读两份或两份以上的报纸,看他们报道的角度或对问题的评论有何异同,这可以培养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

最后,我对王涵说:“语文的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她回家好好整理思路,从头开始,慢慢按照我的方案去做。一天改变一点点,一天学习一点点,一天进步一点点,一天快乐一点点。同时,也希望王妈妈与我们老师配合起来,对她给予鼓励、支持、监督。

就这样大概过了半,突然有一天,接到了王妈妈一个电话,是来向我道谢的,因为女儿语文成绩真的是进步了很多,现在语数外三科可以齐头并进,成绩在级已经是名列前茅。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是很欣慰,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语文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坚持再坚持,你一定可以学好语文的。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篇3

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种地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教师教书要备课,学生学习要备学(即预习)。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亮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提高自学能力。搞好预习,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选择好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钻研的深入一些。反之,就把时间用于预习薄弱学科。

2)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这时要了解教材主要内容,弄清哪些是自己一看就懂的,哪些内容自己没有读懂。

3)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对于自己没有读懂的内容,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要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的阅读可适当地放慢些,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以自己的努力攻克难题。对于经过努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免强,可以把问题记下来,留在听课时解决。

4)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的,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的。在书上做的,要边读边做,以在教材上圈、点、勾、画为主。所圈点勾画的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偏的字句。也可以在书上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边读边记,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心得体会,本节讲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预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5)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应有不同的预习方法。如语文,首先要扫清生字词障碍,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风格及方法等。数学要把重点放在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上。等等。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篇4

1.学会预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据了解,由于小学本身知识量少且时间充裕,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讲解也更详细具体。但初中科目增多,每个老师的讲课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老师必然要改变授课方式。因此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孩子做一周学习安排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建议家长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制定一周学习计划和安排一周学习任务的习惯。

4.择校也要考虑路途因素

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学校花4个小时学习,在家里花2个小时学习。而升到初中后,学习时间就要变成“8+4”。到校时间提前了,下课时间又推迟了,家长要做好学习时间调整的准备。

建议家长如果要为孩子择校的话,要将路途因素考虑在内。其次,学习时间增长了,家长也要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小孩进行习惯上的纠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在位置上坐10分钟,现在可以开始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上15分钟甚至20分钟。

5.别偏科,多看看基础科学

小学和初中面临的任务和学科学习的内容差异很大。总体来看,小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几大学科,而且知识系统性比较强,需要孩子课后花时间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偏科现象过于严重,现在就应开始纠正孩子的偏科习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看看与基础科学相关的书籍,涉猎这方面的知识。家长甚至可以让孩子多翻翻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指导读物。

初中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篇5

一、学会利用语文书

不要单纯认为读书就是念字,泛泛而读,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真研读课本。

学期初,新书一到手,先要看目录看说明,甚至插图、附录。明确本学期的任务和重点,然后逐单元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各单元的具体任务。还可以摘抄或列表格来加深印象,随时参照。在每一课的课文阅读上学会“读提示、做预习、提问题、解疑难——做练习、写总结”六步读书法。做到读通、读懂、读好。

在利用课本的同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书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教科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复习,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利用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尤其是初一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学会上课听讲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1、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2、耳听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

3、笔记

看明白听清楚并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记笔记,以看、听为主,笔记为辅。要记重点,老师的板书、开场白是重点。有的学生开头没注意,再听后话,不知所云。有的认为开场白是闲话,不注意听,当听到正题,才知闲话不闲,想记,晚了。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4、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这是一个模仿学习的方式,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总有收获。积极答问能锻炼自己的反应与表达能力,当然问还包括向老师提问,请老师答疑。及时解决自己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认真对待作业

做作业,要目的明确,切忌以下几点。其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向老师交差;其二,做作业前不认真看书、消化课本内容,甚至连概念都没弄清;其三,不动脑筋,套书本格式做作业;其四,抄袭别人作业,互相核对答案。这样做作业尽管也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错误多、效率低、容易遗忘。

做作业究竟应达到什么目的呢?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它可用来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第三,通过做作业,促使同学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做作业可以累积资料,为了全面复习做好准备。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按照阅读学的原理,阅读效率等于阅读时间乘上阅读的认识水平。如果是考试,阅读时间对大家是同一的、公平的,可以说是一个常量。而阅读的认识水平则因人而异,各人的差异极大。要提高阅读的认识水平,当然要靠平时的多读和考时的读准。而这点又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平时阅读量甚少,即便读了,其实也不是“读书”,而是“看书”,关键之点是没有读出声音来,亦即没有朗读,正因为没有朗朗上口的朗读,缺乏出声的吟诵,所以没有语感,缺乏语感或语感不强,要进行阅读和写作是有困难的。

1、熟读、背诵的习惯。古代的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他们日日诵,天天读,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唾沫横飞,读得喉干舌燥,所以古时候有“手肘成胝,口舌成疮”之说。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因为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实现识字悟意的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深刻的感受汉语所特有的审美表现力。比如,汉语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那和谐悦耳的韵律感,不通过诵读是很难品味出来的。其他诸如词汇美、句式美等,都要在反复诵读中予以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课本中的每一篇范文都要熟读成诵,特别古诗古文。常说语文学习“要死要活”,就是要“死背”。自己不读不背,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中学时代,是青少记忆力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能开阔视野,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错过“季节”要补救,就来不及了。

2、精思的习惯。读书的同时必须学会思考。要眼到、口到、心到,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精思,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独到的理解、独到的体验和评价,才能产生新的疑问,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展。

3、博览的习惯。我们说某人学识渊博,“渊”是指高深,“博”是指广泛,语文学习最讲究“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涉猎,以开阔视野,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希望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广泛的浏览各种报刊杂志,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学会粗读、通读、跳读等方法。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水平自然也会提高的。

4、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字学科,学习中离不开工具书。工具书用好了,学习就事半功倍。常遇到学生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告诉他。我请他自己去,培养他的能力,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印象也自然深刻些!也希望大家今后少问这样的简单问题。

5、有意识积累的习惯。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般的人对读过的书日子久了就没有多少印象了,等到要用的时候“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意识的积累,可以使人博学多才,用时得心应手。

五、良好的写作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字是门面书是屋”,可见字迹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写字体现人的风格、品质和人文素质,从执笔、坐姿、放本子、距离等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其实,平时写字就是一个很好的练字过程。

2、勤于练笔的习惯。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每天坚持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叙事、状物、抒情,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随笔、命题作文等。害怕作文,可以理解,那是自己把作文看得太高深,没有谁要你当作家,你要明白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习语文,不能囿于课本。课本上学的大多是“语言”,而生活中学习的大多是“言语”,而母语的习得更主要的是来源于生活,从阅读书报到欣赏影视文化;从人际交往到“听君一席谈”,我们无不都在学习语文。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表达真情实感。

还有另外的一种方法,可以借鉴。写作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平时读报或读杂志之类,遇有认为合适的题目或题材,先不读作文或原作。自己也做一篇,然后将原文或原作与自己的作品两相对比,以便找出差距(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立意构思以及语言等诸方面的问题),以明确自己欠缺和应该弥补的地方,然后再重写。如此这般,若干次以后,你会发现你飞速地进步了。还有一种方法,如对同一个问题读两份或两份以上的报纸,看他们报道的角度或对问题的评论有何异同,这可以培养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

最后,我对王涵说:“语文的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她回家好好整理思路,从头开始,慢慢按照我的方案去做。一天改变一点点,一天学习一点点,一天进步一点点,一天快乐一点点。同时,也希望王妈妈与我们老师配合起来,对她给予鼓励、支持、监督。

就这样大概过了半,突然有一天,接到了王妈妈一个电话,是来向我道谢的,因为女儿语文成绩真的是进步了很多,现在语数外三科可以齐头并进,成绩在级已经是名列前茅。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是很欣慰,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语文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巧’作舟”,坚持再坚持,你一定可以学好语文的。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推荐访问:初中生 学习方法 技巧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