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时间:2022-07-02 10:40: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2022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一. 记叙文共 阅读(共 20 小题)

 1.(2021 秋•宝山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养蜗牛 梁晓声

 (1)楼上人家赠子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拇指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要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地经常将那个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丢了。它们爱吃莱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剁碎,撒在盒儿内。

 (2)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3)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4)“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5)“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6)母亲愕然。

 (7)我胆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睛。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8)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9)“奶奶,它们长大了吧?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10)“不行,得长到和你的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11)“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12)母亲不作声。

 (13)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的一生多么不容易,讲自

 从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养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

 (14)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15)一天晚饭时,母亲端来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16)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蔬菜量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17)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光彩。那一刻,老人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删改自《与生灵共舞》)

 (1)第(1)中引号的作用是

 。

 (2)对第(13)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了解了奶奶的人生经历,明白了要善待老人的道理。

 B.儿子懂得了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决定自己不再吃蜗牛。

 C.儿子理解了奶奶的人生经历,知道了她养蜗牛的不容易。

 D.儿子懂得了尊重老人是传统美德,决定不再给奶奶添乱。

 (3)第(6)、(12)、(17)段中,母亲的表情变化明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纵观全文,联系第(16)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说说母亲当时表现的丰富内涵。

 2.(2021 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 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

 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儿。”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也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 余里路程,全凭步行,我 13 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 50 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

 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

 ⑪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⑥ ①

 ⑦⑧ ②

 ⑨⑩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也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栗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父亲空闲时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3.(2021 秋•铁锋区期末)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一文,回答问题。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的最好得,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 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

 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注释】①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①~⑥ ⑦~⑪ ⑫~⑮ 主要内容 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质。

 A

 B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 (3)选文第⑫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4)请分析选文第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5)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6)从小学到初中,也有很多位老师莅临你的成长,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他(或她)的故事吧。

 4.(2021 秋•东洲区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骄

 傲 刘淑俏 ①陆薇和张老师的交往,始于她优异的成绩。

 ②初三分班那天,阳光灿烂。张老师和蔼地笑着,瞬间消解了陆薇的紧张与不安。不知是因为看到了她的信息表上“曾任学习委员”几个字,还是因为对她优异成绩的格外看重,张老师一句“你愿意继续当学习委员吗”,使两人的交往有了一个愉快的开端。

 ③张老师放心地将班里的一些事务交给陆薇。在陆薇有困难时及时指点、帮助;在陆薇

 顺利完成工作后夸赞她,还不忘告诉她需要提高的地方;在陆薇犯困时,他会笑着叮嘱她好好休息……时间一点一滴地从指缝间溜走,陆薇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很好地适应了分班后的生活。

 ④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陆薇的年级排名不断下降,她惴惴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弃之不顾,心中充满委屈与难过。然而,不管多么努力,她的数学成绩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上下,像是被钓出水的鱼,不甘地在水面上挣扎。

 ⑤每次考试结束后,陆薇的情绪都会跌入一个低谷——无心学习,也不想和别人交流。即使她可以完美地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张老师也总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她的难过,带她到办公室分析试卷,告诉她学姐们逆袭的例子。记得又一次模拟考试“翻身”失败后,她终于忍不住在办公室哭出声来。“张老师,我离梦想越来越远了……老师,我辜负了您的期待……”而张老师微笑着对她说:“要自信啊,你一直是老师的骄傲。” ⑥那一年,陆薇一直很努力,即使讨厌数学,也不厌其烦地做着练习,还经常请教别人。当咬着笔苦思时、当困得头撞在桌子上时、当感到疲惫坚持不了时,只要想到张老师的鼓励,想到他坚定地相信自己,陆薇便有了与困难对抗的力量——“您愿竭尽全力支持我,我又怎么舍得让您输?” ⑦A 高中是一所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很有名...

推荐访问: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 年中 复习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