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诺一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二参考答案

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二参考答案

时间:2022-06-30 13:05: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二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

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二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 2022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B(开卷)

 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正是一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艰辛求索、不懈奋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历史。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 分)

 参考答案: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进而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从国情出发,在各个历史时期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甄别、选择,并开拓创新的产物。

 经过1924―1927年大革命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的根本任务,是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道路。大革命的惨痛失败,把革命方向道路问题严重地急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

 的面前,能否尽快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能否尽快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道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兴衰成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思想的中心和实践的重点,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道路之上。

 大革命的教训,使毛泽东等人最先警醒。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提出了“上山”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主张。八七会议是一个中介,此后毛泽东革命的立足点从辅助、支持国民党完成民主革命,转到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之上,并且开始了农村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创建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成功地进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尝试。1928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毛泽东并且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同年 11 月,毛泽东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正确是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

 地建设的保障;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建设这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依托的。

 1920 年至 1930 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里艰难探索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和解决的是两大问题:思想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认识中国革命的本质规律,形成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道路的科学理论;实践上,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道路。

 经过十年的艰难探索,经过大革命特别是经过 1927 年至 1930年农村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毛泽东等人逐渐自觉地摒弃教条主义,逐渐树立起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开拓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认识和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规律。从“上山”、“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到“工农武装割据”;到“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到“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等人经验逐渐丰富,思想逐渐明朗,认识逐渐升华,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道路的科学理论形成,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方向道

 路。

 毛泽东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带领中国共产党人闯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艰辛曲折、波澜壮阔,它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注重调查研究,才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测验题(1-8)答案

 一、单选题 1、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揭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推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年月,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关于“新年月”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意味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美好的奇特远景已经落实 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育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年月新人”的战略要求。高校生应当以、、为基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达标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年月前列的奋进者、开辟者、奉献者。()

 正确答案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负 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

 正确答案是: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供应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供应制度保障。

 二、推断题 1、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落实社会主义现

 代化。(错)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感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逼作用。(对)

 一、单选题 1、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观点、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观点。

 正确答案是:人生目的 2、在习近平新年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我们每个人选择和建立人生目的,应当()。正确答案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3、人生观点主要答复()。

 正确答案是: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4、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备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蕴含了人生的()和()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5、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负,国家就有前程,()。” 正确答案是:民族就有期望 6、影片《袁隆平口述自传》有这样一段:“如果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郊游去的不是那个园艺场,而是真正的农村,是这样又苦又脏又累又穷的地方,生怕我就不会立志学农了。”“既然选择学

 农了,我也没感觉懊悔,而是坚定了学农的信念。”“看到农夫这么苦,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夫做点实事。”“小时候亲眼目睹了中国饱受日寇的欺辱,我深深感到中国应当壮大起来。特殊是新中国诞生后,感觉中国人民真的是站起来了,我也要做一番事业,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做奉献,这是最大的心愿。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应当有担子。”结合影片中袁隆平先生的自述,关于怎样落实人生价值,制造有意义的人生,以下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袁隆平小时候就看到了真正的农村 二、推断题 1、《世说新语·德行》记录的《管宁割席》故事中,当士大夫乘坐的华贵车辆从门前经过时,管宁和华歆都像原来一样坐在席子上读书。(错)(《世说新语•德行》记录的《管宁割席》故事中,当士大夫乘坐的华贵车辆从门前经过时,管宁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去观赏。)

 2、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认得和答复。(对)

 3、我们应当建立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对)

 4、人生观点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偏向和基本意愿。(错)(改:精神情度)

 5、当人生处于逆境时,正确的人生观点是居安思危、怨天尤人。(错)(反馈、辩证对待,主动预备。)

 6、马克思主义以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个人全部才干的总和。(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习近平同青年高校生座谈时强调:“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过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明净明白,自然就能作出正确推断、作出正确选择。”(对)

 一、单选题 1、检验信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实践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精神上的“钙”。

 正确答案是:理想信念 3、()不是选择理想信念的标准。

 正确答案是:要看它怎样对待朋友。

 4、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一样。

 5、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扬者是()

 正确答案是:李大钊 6、新年月好青年,“80 后”思政教师徐川入党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信仰 7、习近平总书记讲,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落实()。

 正确答案是:共产主义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正确答案是:强国 9、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为()。

 正确答案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美好 10、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

 正确答案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11、“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不过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盛的年月,好似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期望寄予在你们身上。”此句话出自_____领导人的讲话。

 正确答案是:毛泽东 12、他的后背被母亲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此后边对金兵侵害祖国,他力挽狂澜,带领战士们抗击金兵,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每战必胜,收复了祖国的大批河山。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正确答案是:岳飞

 二、推断题 1、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错)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认得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完善、具备不行接纳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观点。(错)(正确认得,而非基本认得)

 3、信仰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备现实或许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备长久的性命力,坚持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肯定落实共产主义。(对)

 5、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对)

 6、新民主主义革命年月,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主线是落实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

 7、坚定理想信念,既要建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需把实行共同理想和坚定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对)

 8、目前,民族浩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巅峰。(对)

 9、五四精神,中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自由。(错)(是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10、青年的价值取向准备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建立的年月,抓好这一年月的价值观养成分外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多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头就要扣好。(对)

 11、“家国同构”的理念是说家与国休戚与共,在这种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对)

 12、只有忠于祖国,一个人才干从小我落实大我。(对)

 13、祖国不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错)(祖国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和奇特精神家园。)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正确答案是:精神 2、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备浩大的制造精神、团结精神、理想精神和()。

 正确答案是:奋斗精神 3、()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合体现,凝固着全部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 4、中华民族在辉煌绚烂的历史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团结统一、喜好和平、勤快英勇、自强不息的浩大民族精神。

 正确答案是:爱国主义 5、习近平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天赋。

 正确答案是:创新 6、习近平指出:今日,我们比历史到任何年月更挨近中华民族浩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到任何年月都更有信念、有才干落实这个目标。而要落实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需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正确答案是:创新驱动发展 7、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的人是()正 确答案是:钱学森 8、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年月的急迫要求。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指好高骛远,空谈改革,坐论创新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转变,发生转变,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闭塞,事物才干不断的发展。”依据释义,下列事情中的哪一个作为案例最为典范() 正确答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二、推断题

 1.《论语·雍也》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告诉我们高兴在于精神追求。(对)

 2、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因此是一成不变的。(错)(正确答案:爱国主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历史范围。在不同的历史年月,爱国主义的对象、内容、形式有所差异,展现出变奏的特点。)

 3、目前,要把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密切联络起来。(对)

 4、长征...

推荐访问:国开22春一网一平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试卷二参考答案 近现代史 作业 纲要

版权所有:诺一范文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诺一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诺一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7041497号-1